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0章:開戰既大戰(3/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57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00

    圍三闕一是華夏文明講究的套路,最開始的時候是留下一條後路讓守軍沒有拚死之心,到了後麵則就是為了圍三闕一而圍三闕一。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哪怕是麵對再弱的守軍,華夏文明的進攻方也依然會圍三闕一,那已經不是為了讓守軍有僥幸心理,是一種僵硬的照搬。更甚者是連防禦的時候都會留下刻意的薄弱位置,講什麽害怕上嫉妒“不能完美”的套路,像是原先的下密城就有刻意留下的薄弱城牆,還是後麵漢部給堵上。這樣的思想一直延續到近現代,例如著名的甲午海戰中甚至有一些故意打不響的炮彈。(後麵被演義成為特意裝了沙子,克虜伯的炮彈被裝沙子,難道不知道流水線生產中的‘個例’成本更高嗎?人工費用都比原先應該裝的火藥貴!)

    胡人雖然入主中原,可並沒有融入華夏文明,他們才不會按照華夏文明軍隊的套路。

    戰事並不止是生在李匡防禦的那麵城牆,下密的四麵城牆都有在生交戰,僅僅是雙方投入的兵力該是多少。

    被安排在子城的新附軍也在迎接屬於自己的挑戰,新附軍校尉王樸依然是作為副手,三千新附軍協同一個曲的漢部戰兵防禦子城,主將卻是由呂議來擔當。

    負責主攻子城的是劉徵,他用了類似於姚家軍的套路,就是派出一些部隊承受損失,吸引城頭的注意力,想要派出弓箭手趁守軍被吸引注意力,然後本方再派出弓箭手對城牆上的守軍進行覆蓋。

    子城可不是下密主城池那種四四方方直線的城牆,是一種擁有六芒星形狀的棱角,該類的城牆根本就不存在什麽射擊死角,劉徵派出吸引城頭守軍的部隊是承受損失抵達城牆之下,可他們到了城牆下並沒有安全,是被城頭的弓箭手像是射兔子那樣,開開心心又毫無難度地一個又一個射殺,導致下麵的進攻方僅僅是待了半刻鍾不到就崩潰回逃。

    作為掎角之勢的營寨也在遭遇進攻,與之擁有城牆作為依托的另外兩個方向不同,這裏的戰事從開始的幾波箭矢之後就是陷入肉搏戰。

    下密主城、子城、營寨,三處皆是在爆大戰,那是姚家軍和青州軍占據絕對人數優勢在欺負漢部人少。

    姚蘭和姚靖監督進攻下密主城,現城頭有床弩之後暫時撤下攻城的部隊,采取對下密主城的襲擾策略,就是不想讓下密主城的守軍能夠安生,將注意力轉向陷入肉搏戰的營寨那邊。

    劉彥對姚家軍將主要進攻目標轉向營寨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身在子城的呂議現姚家軍主攻對象換成了營寨則是心生憂慮。

    到底就是漢部在人數上真的不占據優勢,算上輔兵、民伕、仆從軍、新附軍、奴隸兵的話,下密主城有漢部的三萬七千人,子城是四千人,營寨那邊是七千人。

    “營寨有兩千的部族武裝……”呂議憂心忡忡地想:“有如此精銳,能守住的吧?”(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