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5章:未雨綢繆?(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58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05

    走在官道之上,宮陶先生對看什麽都是看得津津有味,他對漢部那種近乎是偏執的追求次序感到不解,對看著像是自由民一身戎裝手持兵器站在田埂邊上監督奴隸幹活卻是若有所思。

    漢部的村落都是統一規劃建設,房屋可不是這一棟那一座,基本上就是劃定街區和單元,看過去就是一排排間隔著。

    都是窮怕了的人了,誰都有被餓慘了的時候,每一個房屋前麵的庭院基本都是會栽種一些什麽,大抵還是以蔬菜為主。

    宮陶先生比較注意的是,漢部的每一個村莊必然會存在一道籬笆牆,街道兩旁也是會栽種各種果樹。

    【應該是青壯大多被抽調,民間生產被迫投入更多的奴隸。】宮陶先生觀察了許久,腦中思考著:【看情況,奴隸勞作的時候並沒有偷懶,看自由民雖然武裝監督,可看著更趨於悠閑。是階級待遇明示帶來的效果?】

    要是階級,東晉~朝~廷的階級才叫作分明,他們有九品中正製,有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或庶民),難道不是等級森嚴?

    宮陶先生不解就在於一樣是階級製度看著森嚴,可漢部為什麽有一種奮向上的氛圍,晉國卻是隱藏不住暮氣和垂死掙紮的景象。

    或許不是不解,包括宮陶先生在內,察覺出九品中正製弊端的人絕對存在,隻是他們是利益既得者,察覺弊端也沒有可能破壞自己的利益,至於堵住下層人士上進之路會導致什麽情況,大抵是一種鴕鳥心理。

    一陣孩童的嬉鬧之聲將看似在觀察其實在走神的宮陶先生喚醒,他視線翼過去看到的是一群半大不的孩童分成兩邊,一個個身上套著看去很腫胖的什麽東西,腦袋上亦是套著好像竹簍一般的護具,手裏持著木刀、木槍、盾牌互相衝撞。

    孩子大多是九歲到十二歲,由年紀大一些的孩子站在前麵,實打實地用盾牌和身軀碰撞。後麵是一些年紀輕一些的孩子拿木質的兵器在揮砍和捅,陣陣的“砰砰”之聲顯得比較悶。

    “他們……這是在做什麽?”宮陶先生問那個看去斯斯文文的文士:“打架?”

    漢部壓根就沒有多少文士,鴻儒館看著斯斯文文的人可能就是長久被培養出來的假把式,腦子裏的知識也就是成,被教育該幹些什麽。

    陳台失笑道:“做遊戲罷了。”

    宮陶先生怔怔地:“貴部能夠變成如今這般,不是沒有道理。”

    東晉~朝~廷那邊的孩子做遊戲有許多種,就是不會有這種看著無比凶狠地拚鬥,那真的是在盡全力進行碰撞,木質武器力道上一點都不留,以至於能夠聽到那些孩童被打疼了出痛嚎,亦是有孩童哭出聲。

    “《孟子告子下》有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陳台理所當然地:“我部從無到有,時刻麵臨族滅人亡的境地,哪能不尚武。”

    宮陶先生在接下來的很久沒有再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