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3章:事情太大了(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98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06

    一邊士氣高昂放聲歌唱,另一邊卻是呆了。

    鄧恒完全僵住了身軀,他聽著漢軍縱聲高歌,根本不像是詩,也不像是賦,聽著沒搞明白是什麽,但歌詞裏麵的一些典故倒是分明,可以給予足夠的激勵,其實這個就夠了。

    “終軍和班嗎?”鄧恒是有讀過漢書的人,關於那兩位的記載不是太多,甚至可以很少,但隻要是武人讀到關於武將的篇章總是會忍不住特意關注。

    典故真的蠻多,崔宣雖然是個二鬼子,但讀的書真不少,他光能夠辨認得出的典故就多達五個,立意之深,誌氣之明確,一聽就會深感恐懼。

    懂得越多就越是想得越多,漢軍的“戰時吟”都這樣,那已經無比明問題,無不表示真的是要翻啊!

    響徹地的軍歌可算是停了下來了,遠遠顯得“光禿禿”的漢軍除了那杆大纛,其餘地方卻是起了林立的旌旗。

    大纛與旌旗就是兩種概念,有明確的級別規格,例如大纛肯定是旗杆最高最粗,旌旗則是看所在級別,旌旗又分三角旗和橫豎長麵旗(參考旗麵下垂很長的旗子),甚至是旗幟的鑲邊都有嚴格的區別。

    看看正在立營的漢軍,曲(千人隊)的營區就是一杆三角旗,校尉所在地則是橫豎長麵旗,全部都是用楷書大大書寫著一個“漢”字。

    “成氣候了。”鄧恒特地留下看著漢軍駐營,他:“觀察一支軍隊是否能戰,獨看駐營分工,且看靜立於外境界的步騎,再看挖掘和豎立木柵、圍欄、拒馬的步驟……”

    崔宣有點火燎屁股的感覺,他知道出大事了,是大的事情,漢旗竟然再次被豎了起來,那等於是用實際行動昭告下,華夏苗裔想要再次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要是由一些勢力豎立漢旗,那也就是一個笑話,由胡人豎立漢旗就更是笑話中的笑話,問題是劉彥已經掌控六郡……好吧,地盤看著不大不,問題是有近百萬部眾(假的),再來就是劉彥麾下有鐵騎和甲士,再有數萬精兵,那就真的不是笑話,是平地一聲雷了。

    有紀昌在,軍隊想要立營慢都難,他畢竟是與劉彥接觸久了,劉彥那邊在閑暇的時候搞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書本,雖然他看著那些缺筆少劃的文字感到奇怪,但對於《管理學》《邏輯學》這種奇怪名字的書籍還是非常重視。

    徐正為主將,紀昌為行軍長史,後麵李匡給帶了一萬步軍過來,軍隊數量增加到三萬六千。

    立營當然不是隻有一個,分為中軍大營、四翼護營、兩側楔形營,這個在軍事術語上統稱掎角之勢。

    其實紀昌擺布營盤還算簡單的了,厲害一些的人在布置營盤直接就是什麽四象、八卦之類的,更搞的還有許多,光是一個駐營就非常複雜。

    能夠玩的溜陣型的在當今下不是沒有,可中原已經非常少見,會玩的基本是在長江以南,但那些世家子弟仰仗傳承估計也就隻得其形不得神,擺是能依樣畫葫蘆擺得出來,但指揮和變動絕對是個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