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61章:該懂的都懂(3/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324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18

    人不是不能能蠢,但別蠢到以為自己很聰明還聽不進明白人的勸,伏壽早知道家族裏有一些蠢貨,召開族會不是為別的,是知道捐獻會有回報之後,理所當然該計算每一房出多少力,事後土地的分配又該是各房拿多少。

    一個家族就是由眾多有血緣關係的人聚合而成,像是伏家這種後知後覺的家族太多了,他們會有各自的選擇,在這麽一個事件上的表現,後麵將會被“圈裏人”拿來作為結交的考量,是該巴結討好,或是和善相處,昂或視而不見,乃至於找到機會蠶食,決定捐獻多少的時候就已經有定數。

    對退伍老兵的重新征召,命令傳達下去,每一個縣得到命令伊始,忙碌就變成了主流。

    得益於漢國是崛起在一片幾乎與廢墟無異的土地,大部分的人在納入統治範圍之內後,他們是被集中起來劃分區域落地安居。

    通俗點來講,隻要是有條件的話,劉彥並沒有讓百姓分散生活,是采取了聚攏立寨,漢國登記造冊的一千三百多萬人之中,超過七百萬人就是按照區域的劃分的允許集中起來。

    青州的濟南郡,東平陵處於國道不遠之外,寬度四丈的官道之上,人來車往的景象萬分熱鬧。

    國道是元朔二年開始按照計劃修建,計劃中是貫穿漢國,東邊以臨淄為起點,北邊以定點到雁門,西邊是到酒泉,南邊是番禹,等於是一條連接漢家舊土範圍內的國道,以國道為樞紐再分岔出一些各地自己修建的道路。

    劉彥是將修建國道當成自己一生中必須做的事情,可能到他臨死之前都沒有完成,目前臨淄到鄄城的地段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鄄城到襄國的地段起了個開頭就被迫停止,原因是國家糧食儲備不堪消耗,也是國家將用於戰事之外的餘力傾斜到水利的建設。

    對了,鄄城是兗州地界,按照計劃是該延續到棘津,利用原有的跨黃河大橋,再向定襄延伸。

    國道分有左右民間道路,中間留下一條給官方專門來走的道路,林木是趁著氣良好帶著妻兒要去探親,他在趕著一頭拉車的黃牛,車上就是坐著懷抱嬰兒的妻子。

    左上右下的分道,不再有不分次序的混亂,之前人們根本不習慣這樣的規矩,等待習慣之後卻幾乎沒有去思考帶來什麽便利,僅僅是覺得趕起路來快速很多,麻煩的是每每都要一裏左右才有一個能橫穿過去通行道。

    國道中間的一個黑點吸引了林木的注意力,他是在元朔三年的大裁軍中退伍,然後根據安排有了在鄉的公職,又有了名下的薄田,日子總得來過得還算舒心。

    沒結親之前,林木會時不時地懷念其實也沒有經曆多久的軍中生活,有了媳婦之後回憶的次數越來越少,等待媳婦懷疑又有了後代,唯一想的就隻剩下怎麽來給自己的血脈多存一些生活所需,導致連袍澤聚會之類的很少參加。

    國道中間的黑點越來越近,林木已經能夠清楚地辨認是什麽樣子,看到那名策馬急奔騎士的裝扮愣了愣,他沒有記錯的話,騎士的打扮就是一副鴻翎急使的模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