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46章:老子不服(2/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371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40

    原先一裏也就是現代的三百米,劉彥進行過修改,改為了五百米一裏。

    事實上劉彥不止是對裏數進行修改,參考了秦帝國的統一衡量度,將現代的長度單位都進行規範統一,軍方是第一個全麵執行。

    衡量度的重要性無與倫比,任何的科技發展都在數學之上,可衡量度混亂還談什麽數學。

    為了重新規整衡量度,劉彥沒少花費功夫,一再確認才搞出標尺,有了原本才能進行推廣。他在軍方第一個鋪開新衡量度,是考慮到火器運用的時代已經到來,可不能像以前那樣。

    以前是怎麽樣?最的長度單位是寸,再來就是尺,尺之上是丈,丈之上有引,引之上是裏。

    每個朝代的長度單位可能都叫那個名字,但實際長度是一直存在變化。在長度單位上麵,秦帝國進行過統一,可是秦帝國之後就又混亂,中央有自己的衡量度,每個地方又有各自的衡量度。不止是長度單位,其實重量啥的也是一樣,自秦之後的封建王朝都沒再統一過。

    秦之所以能夠保證衡量度不混亂,是秦法嚴苛在支撐著。後麵的曆朝曆代也雖然都有各自的律法,可執行起來真沒有秦的力度,再來就是不統一的各種計數方便各級官僚貪汙。

    隨著時代的進步,尤其是軍工器械上麵的進步,真不能最的長度單位為一寸,拿製造青銅炮來,炮管差一寸和差一毫米就是差地別,彈丸的製造上也同樣如此,技術含量越高的產品越不能容忍太大的誤差。

    “這玩意發射的彈丸約十一斤,口徑一百二十毫米。”冉閔拍著脫去炮衣的十二磅炮:“這玩意某帶來了三十門。”

    李壇發現這個世界變得讓他有些不懂了,斤和毫米有專門學過,但是從未聽過“口徑”這個詞。

    冉閔特地走到炮口處,比劃著介紹什麽叫口徑,後麵賣弄自己剛得知不久的消息:“除了口徑一百二十毫米,還有八十三毫米、九十四毫米、一百毫米的各種口徑型號。”

    李壇不是一直待在定襄嗎?是有聽過火器部隊,可沒親眼看過沒有太多的慨念,聽冉閔炫耀隻有一個感覺,那就是:真特麽有點脫離時代進步了。

    漢軍有新的部隊開拔而來,被困於定襄城池之內的敵軍很快知曉,他們見來的隻是一千左右的漢軍並沒有多麽當回事,憂慮的是還會不會有新的漢軍增援過來。

    “陛下歸去,留下我等坐以待斃之人。”張曷柱是石虎原先的司虞,他完全就是一副死了爹媽的表情在環視同樣倒黴的一群人:“多次求降未成,突圍亦是艱難,該將如何?”

    石虎死了?的確是已經死了,還是被自己的幾個兒子一同弄死。

    石羯趙國崩潰,手中有兵權的各個封王不是戰死就是遠竄,石虎一些年紀沒有封王的兒子是被留在身邊。

    定襄一直被漢軍圍困,壓根就得不到外界的消息,他們一直沒有突圍一方麵是因為石虎,另一方麵是還抱著某種幻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