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52章:序幕(3/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70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06

    以登陸作戰為目標的艦隊,理所當然是要分隊,笈多王朝一方的將領還沒猜對王龕率領艦隊的多寡,卻很清楚根本就不會集中所有戰船用於海上作戰。

    就像是笈多王朝的將領猜測的那樣,漢國海軍在足夠逼近之後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自然是撲向了海上的敵軍,另一部分則是停在沿岸之外準備登陸作戰。

    “用於登陸的艦隊做好準備。”王龕不是在廢話,肯定是要海上交鋒出現結果才會有登陸作戰,要不然就是送人上岸等死。他一直在通過望遠鏡注視不遠處的笈多海軍,大致猜測敵軍戰船數量,又觀察敵軍采取什麽樣的隊形:“今日風勢太,卻要隨時注意風向變動,一旦氣候有變及時利用。”

    海麵之上的笈多海軍正在幹的是排布縱列隊形,以一個隊一個隊的方式,每個隊是成一字型,將船身橫向對著漢國海軍這邊。

    王龕對那種陣型是一點都不陌生,漢國戰船的床弩是布置在船頭、船尾和船身兩側,打橫可以發揮出最大的威力。他知道笈多王朝那一方在發現床弩布置方案的優勢後立刻借鑒,大型的遠程武器也是采取了相同的改裝,那麽自然也是要船身橫向對敵。

    因為風力,搶占風頭利用風力就不存在必要,船隻在這種風勢下壓根就不會升帆,就讓數量眾多的笈多戰船是相對平靜地保持陣型不動。

    其實要是沒有必要的話,海戰中的船隻壓根就不會升帆,要不然就是增加受打擊麵,一旦船帆被火箭引燃還是極為糟糕的事情,極可能演變成為整艘船的火勢。

    在過往的海戰中,漢國這邊還發現到笈多王朝的一個秘密,那就是一部分笈多戰船的船帆被火箭命中竟然不會著火。漢軍俘虜了船帆不會著火的船隻,研究過後得出結論,阿三是用火浣布來當船帆。

    火浣布的傳在西漢時期就有了,是一種根本不怕火的“神器”,要是誰有一塊火浣布完全能夠當成傳家寶,令漢人滿是傷感又羨慕嫉妒的是阿三竟然用來當船帆,簡直是無法原諒。

    船槳拍擊海水的聲音在漢國海軍縱列中響徹,那是王龕下令艦隊展開攻擊隊形。

    從高空向下鳥瞰,茫茫多的戰船船槳激蕩,有一艘作為領頭,很快屁股後麵就是一大串的跟班,一隊又一隊成為隊形之後,海麵上就好像出現了眾多的長蛇在遊動。

    漢國戰船行動起來,笈多的戰船自然不會停在原地,大海之上就是一片船槳拍擊海麵的動靜,雙方整齊卻不同的語言有節奏的呼喝著,聲音之大不但席卷著大海,連沿岸之內的密林也被驚起一群群的飛鳥。

    “準備!”

    不同的語言,有著相同的意思,那是隨著敵我雙方的戰船越來越近,操作遠程攻擊武器的士兵在軍官的提醒下隨時發射武器。

    是漢軍這邊最先吼起“放”這個字眼,成為一字長蛇的各艘戰船之上,弓弦和機械的呻吟聲作響之後,一杆杆粗大且箭鏃部位帶著油脂燃燒的弩箭激射而出,它們在飛行的過程中發出呼嘯,大部分是射空落入海水之中,少部分命中戰船鋒利的箭鏃與木頭來了個親密的碰撞。

    漢人的床弩毫無疑問是在射程上比阿三的床弩遠,自然是由漢人的遠程攻擊武器率先發聲,導致的是笈多海軍每每與漢國海軍交戰哪怕是事先搶占有利風勢,可笈多戰船總會被迫需要拉近漢國戰船的距離。

    此時此刻,明明是笈多一方的艦隊先擺下陣勢,可就是因為遠程武器射程不如人,又要像往常那樣在漢國戰船射完之後,防止漢國戰船“放風箏”,驅使著努力拚命劃動船槳試圖拉近距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