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67章:各有心思(3/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45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09

    《詩經國風》中的很多詩其實都是軍歌,《無衣》尚武、《戎》深情、《蒹葭》意境深遠,也是始皇帝焚書坑儒之後有流傳下來,其餘要麽不合適,要麽就幹脆就是殘篇。

    算起來的話,《詩經國風秦風無衣》絕對是傳唱度最高的一首,背景是周子遭遇夷狄攻破國都不得不出逃,秦人響應了號召出兵勤王,那個時候的秦人就是唱著《無衣》擊潰了夷狄,保護周子抵達洛邑(就是洛陽)。

    《無衣》是在秦人連基礎生活都無法保證的前提下,為了響應勤王大家夥其實很多人連衣服都沒有,然後就是為了表示同仇敵愾,以當時的現實情況作為背景而被創作出來。

    其它《國風》的詩歌在秦帝國覆滅之後基本不再作為軍歌,獨有《無衣》一直是被繼承下來,西漢、東漢、兩晉、隋、唐、宋、明都有將《無衣》作為軍歌,像是諸胡建立的國家就沒有視作軍歌,其實不唱的本身也很足以明問題。

    西漢的終軍在後世並不出名,事實上當時的劉彥聽到歌詞的時候,知道班定遠是誰,卻對終軍十足陌生,還是特地去查之後才知道終軍是劉徹時期的一名外交官和政治家,先後出使過匈奴以及南越,卻是在西漢即將對南越開戰之前出使被南越相呂嘉殺害,犧牲時僅是二十一歲。

    崇敬終軍,是他年少而於國有益、有功,又是一個遇事敢於擔負責任的人,簡單的描述就是有“請纓”的精神和勇氣。

    部隊已經駐營,該布置的崗哨,遭遇什麽事又有什麽應對,一切都已經辦好,作為前線主將的劉銳和隨軍長史範進,才能得空講古又展望未來。

    既然是前來西域作戰,肯定是要更多的了解西域。至少劉銳已經知道鄯善是受漢室影響最深的西域國家,又有疏勒、尉梨、危須、且末等一些部族可以爭取。

    “拉一批打一批,漢人征戰西域曆來如此。”範進需要做的功課更多:“聯軍遣出部隊來襲,千餘人便發現兩三百鄯善人。”

    赤哲魯率軍出動,一直嚴密監控的漢軍自然是有情報回饋,他們出營之後沒有多久,劉銳這邊就得到了信息。

    鄯善人離漢室太近太近了,又是西漢時期第一個靠攏向漢人的西域國家,得的是漢人對鄯善真的不薄,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技巧,同時也幫鄯善訓練過軍隊。

    數百年過去了,鄯善從樓蘭改為現在的名字,一直到東漢政權崩潰之前,漢人軍官幫鄯善訓練軍隊才停止,導致的是鄯善的軍隊有著很明顯的諸夏風格。

    時間的流逝讓鄯善忘卻了許多,的風格是在服侍上麵,他們是西域少有的有強迫症的族群,再窮也會將部隊的戰袍形成統一顏色,還一直都是紅色為主調,自然是非常好認的。

    “他們最好是今夜襲營。”劉銳一身的甲胄沒脫,營盤之內是三班倒的有三分之一的將士保持清醒,外圍營地甚至是刻意被防空:“讓他們來得了,出不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