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16章:禮崩樂壞(2/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717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46

    “先人事已逝,我等繼續努力。”桓溫才不管社會怎麽樣,隻知道做出相關的規定,誰越界誰得到該有的懲罰:“先漢承秦製,大漢再續未嚐不可?”

    這裏桓溫的那句話,就是建設一個法治社會,每一個階層都有自己的約束。

    劉彥聽懂了桓溫要表達的意思。

    可以諸夏在公元前的時候就走上了正軌,但仍需要一再改進。

    老秦國講求法律,不過刑法太過殘酷了一些,動不動就斬手、斷腳、割鼻、切耳、黥麵。但要是沒有違背秦律,再嚴酷的秦律又與良善者何幹?

    秦帝國之後,諸夏就進入了人治階段,律法的存在就是一個補充,領導對的就是對的,哪怕是錯的也是對的,一旦真的是錯的也隻是因為有更大的領導開口是錯的。

    現在的漢國其實也是這樣,大體上是按照律法在維持國家運作,不過要是有足夠掌權的人幹涉某一件事情,律法也是要靠邊站。

    “臣……”王猛這個時候就需要站出來了:“出使列國,所見所聞與大漢略有差異。”

    王猛還沒有被安排新的差遣,能參與朝會是劉彥親自點名,為的就是讓他講述出使見聞。

    “列國各有國情,對待國書卻是極為看重。”王猛這個法就能解釋羅馬和薩珊為什麽要搞新的同盟:“以大秦和薩珊為例,兩國若是簽訂國書,便是交戰也會遵守。”

    劉彥對那麽些事情倒是有印象。

    不是將歪果仁總體上有多麽好,是環境使他們明白信譽有多麽重要。

    像是分裂成為數十上百個國家的歐羅巴,隻要是能夠混上區域性強國的地位,就算是最不講信譽的國王,他們對於國與國簽署了什麽字麵的協議,不會去嚴格的執行條款,但也不會視簽署國書為兒戲。

    當前的羅馬和薩珊,民間是怎麽樣且不去談,官方怎麽對待國內民眾沒人在乎,以國家形式簽訂國與國的契約卻會遵守。

    劉彥還是知道除卻諸夏和一些沒資格參與博弈的國家,歐羅巴和中亞、西亞的古典時代還在持續,歐羅馬的古典時代是被蒙古人終結,中亞和西亞的古典時代終結於阿拉伯人之手。

    有了王猛的介紹,呂議也就繼續自己的闡述。

    尤利安和克謝亞斯可不會沒和國內溝通,他們是以使節的身份提出了構想,三個當世強國走到一塊去,一同主宰世界,魚肉眾國。

    “寡人可否理解為,大秦與薩珊邀請大漢對世界進行瓜分?”劉彥箭呂議懵住了,自己忍不住笑出聲,笑了一會才對呂議:“典客可以繼續與之商談。”

    瓜分世界?那麽是不是該劃定一個勢力範圍,劉彥很想看一看羅馬人和波斯人是怎麽進行劃定。

    “王上。”紀昌提醒道:“大漢是不是該警惕大秦與薩珊修好?”

    劉彥再次笑了,羅馬人和波斯人已經被漢人嚇慘,走向友好會是兩國的既定國策,現在漢人走不了那麽遠,卻可以充當攪屎棍,能幹的事情多著去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