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76章 工廠(2/2)

作者:碩鼠就是我字數:7134更新時間:2019-06-21 16:19:51

    徐世楊認為,對扶桑傾銷鐵錢套購金銀硫磺,應該能好好掙一筆。

    大周的情況則是製錢私錢並行流通,朝廷似乎已經放棄了對鑄幣的監管,鐵錢與製錢按當地匯率二換一的話,齊省這邊的利潤同樣將十分豐厚。

    既然要鑄造鐵錢,那麽鐵供應量就十分重要——因為鐵與銅不同,這還是最重要的武器、工具原材料,產量不高可不敢這麽玩。

    因此接下來徐世楊重點視察的工廠就是萊蕪的鋼鐵廠。

    這地方附近就有鐵礦、煤礦,原材料和燃料供應都沒問題,新式煉鐵高爐投產之後,齊省的鋼鐵產量預計在最近兩年會有一個急速提升過程,鋼鐵產業下遊的各種工具、武器、機器等工廠產量都會因此受益。

    萊蕪鋼鐵廠目前沒有女工,甚至也沒有外族工人,所用人口全都是最受都督府政權信任的漢族工人,可謂最核心的產業之一。

    “本鐵廠以焦炭煉鋼,預計今年年產鐵1萬5千石,鋼1千石!”

    鐵廠經理對此十分自豪,盡管細算起來,鐵產量不過一千一百噸多一點,鋼產量連一百噸都不到。

    這個數字擱在另一個位麵絕對是個笑話,恐怕也就是個村辦企業的規模,不過在這個時代,這個數字確實值得自豪。

    徐世楊不知道與江南的大周相比如何,但肯定超過女真韃子,估計在現今整個世界都能排的上號。

    ……

    徐世楊最後視察的工廠是兵工廠。

    目前齊省有兩個兵工廠,一廠在青州,主要以胸甲、刀矛等冷兵器為主,也生產神機炮。

    二廠遷往登州,主要生產燧發槍、各種型號的野戰炮和艦炮,同時還為即將成立的車輛廠生產車用大型板簧。

    另外還有一個單獨的火藥工廠,廠址選擇莒州浮來山——因為在山裏,就算出了事,也不會造成太大破壞。

    一廠廠長還是原來十五屯的鐵匠老張,實際掌權人是他的長子,這子對徐世楊保證每個月能提供一千五百件胸甲,如果所需更多,提高產量到三千件也行。

    徐世楊覺得他可以對非韃子的中立地方出售一些鎧甲,隻是這方麵忌諱很多,能不能實現還得考慮大都督的意見。

    二廠廠長是湯隆,這子混的不錯,他把當初浮來山當家的遺孀娶回了家,還買了兩個韃子婆娘當妾,目前也是兒女成群,人生幸福美滿。

    對於都督府政權,這個前土匪算得上感恩戴德,因此對登州的第二兵工廠傾注了大量心血,使得二廠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都遠遠超過一廠——這也是徐世楊把重要的火器生產放在這邊的原因。

    按照湯隆的匯報,登州二廠每個月可以生產一千條槍,但技術水平足夠的工匠人數還是少,因此仍舊維持一半燧發槍一半火繩槍的水準。

    不過即使每個月五百條燧發槍,似乎給新軍現有的全部火槍手全麵換裝也已經足夠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