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零一章 全民大生產(2/2)

作者:滿格的信號字數:4934更新時間:2019-09-23 21:30:33

    這隻是江北的中原地區而已,若是算上從蠻夷之地融入的野人,還有江北四鎮的苗人,齊國目前的總人口保守估計已經達到了四百萬人左右。

    四百萬人聽上去很多,但是齊國目前的國土麵積已經十分的龐大,平均下來仍然是地廣人稀。

    如此廣闊的土地,按著楊浩的預期,最起碼能夠讓千萬人能夠舒適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如果美洲的高產作物在齊國人口突破這個極限的時候,將會為齊國的穩定埋下一顆定時炸彈。

    在後世,他看過一個華夏王朝周期滅亡的原因,其中一個理論就是人口飽和的理論,已有的土地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生存所需。

    在加上一些外部因素,就構成了一個王朝的滅亡的主因。

    這個理論是否正確,楊浩不得而知,但他不得不為此考慮。

    正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不謀大勢者,不足以謀一時正是這個道理。

    人口是決定一個國家的強盛的關鍵因素,楊浩渴望人口,但渴望人口的同時,他希望以自己的能力,能讓自己的臣民過的更好一些。

    他可不希望,在自己執政時期出現餓殍遍野易子而食的人間慘劇。

    初夏的悶熱,沒有阻擋大齊生產建設的熱情,在技術官員的指導之下,諾大的中原地區就像是放大了無數倍的國營農莊一般,到處都是繁忙的景象。

    在最後一條道路修建到長安官道之後,在洪武十四年五月底,北方六州真正可以一句條條大路通長安了。

    道路的修建對一個國家來就像是身體的血管一般,良好的道路能夠讓朝廷的政令以最快的速度下達到統治區域的每一個角落。

    而且也能極大的促進各州之間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這對一個大一統國家是尤為重要的。

    楊浩可以遇見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道路通暢的北方將是絕對的經濟中心。

    北方六州乃是齊國的心髒地帶,其地位等同於後世華夏漢地十八省的級別。

    隻要這六州變得足夠強盛,齊國對外輻射的能力也就會越強。

    當位於仍州的新鐵廠建成後不久,在六月中的某一,長安成船塢下水了一艘新型號的戰船。

    這條戰船不同於齊國先前那種平底戰船,而是呈現尖底的造型。

    這種形狀是經過科學院的研究院們反複的試驗與計算,得出的最佳形狀。

    當楊浩見到這船的第一反應就是震驚,因為這種船和他比較熟悉的加勒海盜電影中出現的船隻樣式已經十分接近了。

    這是在濟水中漂浮的船隻在噸位上明顯於電影中的船隻。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楊浩最關心的是這船的性能如何,能不能承擔齊遠洋航行的眾人。

    此船的成敗,關乎這齊國未來幾十年的命運,站在碼頭上的楊浩懷著無比緊張的心情,注視著這艘新船慢慢的駛離船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