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六章 北上(2/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14598更新時間:2019-05-21 08:11:32

    不過噴人他不行,捧人他行啊。因為跟前朝前前朝前南朝前前南朝的亂七八糟關係,讓鬆果在大唐的人脈。十分牛叉。再一個,年輕時候雖然性格不好,但有個好姐姐非常給力啊,於是就成了政治招牌,不論武德年還是貞觀年,他都是做過宰輔的。

    更年期的蕭瑀,他就是社會科學研究中,事物具備兩麵性的活體樣本。

    當然了,社會科學是偽科學。

    《師說》不能那麽快亮出來,蕭瑀多精明啊,他現在就是個太子府的家令,聽上去很黑很亮,然而所有非業務主管的領導崗位,那統統都是特技,毫無意義嘛。

    蕭瑀現在也認真地思考一個問題,首先他要達到四大天王級別,那是肯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非老板死,而且不僅老板死,還要老板的重要親戚都得死,最少死個天王級大牛。

    因此,他決定把自己定位在四大天王候補的位子上,目標向中書令溫彥博看起。溫家堡裏無好人,但備不住演技給力,不明真相的群眾都紛紛點讚啊。於是蕭瑀知道,他得有人望。

    人望和人脈是兩回事。人脈反應的是你的社交圈子和社會層次,人望則是反應了你在全體社會中的江湖地位。

    蕭瑀不缺人脈,但缺人望。

    所以,當他發現來自己家看望自己兒媳婦的倆小公舉,居然有這麽深厚的文化內涵,更年期的蕭瑀覺得自己機會來了。

    “耶耶?”

    “吾想起一事,先回書房。”

    然後宋國公回到書房,先是仰天大笑三聲,然後自得道:“蕭家人傑地靈,近朱者赤耶。”

    《師說》是好東西啊,不過得先讓蕭家節奏帶起來,讓廣大文學愛好者知道蕭家是個好地方。

    於是乎,太子家令沒事幹,就開了個文會,總之,就是宋國公出錢,廣邀青年才俊老年才俊,一起樂嗬樂嗬。

    “阿郎在想何事?”

    馬車中,白潔探出個明豔動人的臉蛋,眼眸忽閃忽閃,情不自禁就能勾人心弦。

    騎著馬的老張正琢磨著讓安平那小妞在京城瞎搞,會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被自己妹妹敲詐勒索,肯定不痛快。

    再說了,李葭一看就用心不純,一到金城坊的別宅。就嬌滴滴喊著“姐夫”,就差投懷送抱抱住姐夫不放。

    安平巴不得淮南公主早點被馬車撞死。

    “無事,隻是發現起北風了。”

    “入冬的嘛。”

    白潔淺淺一笑,溫暖人心。

    水平是比出來的啊。看看白三娘子這潤物細無聲的行事作風,再對比鄭琬那副老娘的肉體就是值錢的價值觀,差距啊。

    一行人沒走洛陽,而是過河走的河東,然後隔著黃河在滑州對岸。順著運河北上少走點冤枉路。

    永濟渠起先是禦河,楊廣定的雜七雜八規矩伴隨江山社稷一起煙消雲散之後,沿河三州雖說民生改善了許多,卻依然一鍋漿糊。

    李董上台之後,河北道的官僚,除了幽州,基本沒動,也算是安撫了人心,沒有火上澆油。

    結果就這麽一個幽州,禍害了半個河北道。

    瀛州刺史鄭穗本被李德勝坑的不要不要的。本來去年就該專任中樞,結果今年還在瀛州諸縣考察民情,就怕老百姓造反。

    然後河北道起先的糧食,隻供應四個地方,一自然是邊關,二是北都太原,三是京城長安,四是東都洛陽。

    結果這兩年糧價一路暴跌,從恐怖的鬥米兩百五十文直降鬥米五文,這特麽足夠讓種地的農民放棄治療了。

    鄭穗本又被李德勝的圈地養羊運動搞的焦頭爛額。沒辦法,一咬牙,聽說老夥計薛大鼎在滄州也是變著法的維持和諧社會的運轉,於是兩家並作一家。又叫上了冀州刺史賈敦頤,一起上書朝廷,準備在浮水河口搞個瀛滄冀三州木料碼頭,設木料倉,補倉監和交易大使若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