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2/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240更新時間:2019-05-21 08:19:48

    稍有不慎,立刻就是“扯旗造反”,事情捅上去,總歸又是他李大亮如何如何亂搞瞎搞。

    若非他剛直強硬,還真讓那些涼州地界的雜碎玩個“按鬧分配”成功。

    眼下涼州的輕鬆,是建立在鮮卑人徹底被打散,黨項人和羌人的精銳被摧毀,然後前有青海軍,後有關中占據全國兩成以上的府兵,才讓這相當複雜的地界,變得無比太平。

    甚至可以這麽說,涼州正是隴右道尤為重要的基地,當然是指眼下。

    近幾年新辟田畝平均畝產一石出頭,但農戶增加不算太高,均攤下來,勉強都能混個溫飽。

    涼州地區穩妥,本身就是給隴右道的絲路提供了最安全的保障。

    不過即便如此,李大亮的功績,還是一筆帶過。這一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隨著遷都成功,李大亮也知道,自己離開涼州的日子,應該是數著過了。

    “涼州好啊。”

    遠遠望著涼州州城所在姑臧,李大亮回想起當年直麵溫彥博的勇氣,又想到時下涼州及隴右的局麵,不由得麵帶得色:“吾乃丈夫也!”

    李大亮的自豪也是有底氣的,姑臧縣城外,形成了相當奇特的布局。若非怕壞了城防,僅僅是東門南門兩處的草料場和大車場,就要直接貼到城牆根。即便李大亮幾近整飭,喧嘩的集市,還是在五裏開外自然而然地形成。

    為此,涼州效仿洛陽,在這裏組建了“新市”。市鎮的交易相當頻繁,往往兩邊駝隊馬幫頭領隻是一個收拾,大量的“保利營造”箱子就會卸貨,然後立刻從馬背換到駝背上。

    而到了城西,綿延向西的官道兩旁,竟是成了“雙向道”也似,被常年避讓軍馬官馬的駝隊馬隊騾隊踩出了一條清晰可見的道路,並行官道,蜿蜒向西。

    這條道路的一頭,是涼州治所的一處短亭。當年的短亭還在,隻是它的一旁,蓋了一座相當巨大的“鐵杖廟”,香火極為旺盛,長明燈燃燒的,是從東方運來的鯨油。獨特的氣味,讓胡商們極為迷戀。

    整個隴右最大的油料交易市場,就在這裏。

    這裏同樣是“新市”,且在三年前,管轄治理的權力,已經從涼州讓渡到了鴻臚寺和民部、禮部手中,為三方監管。

    後來三司又徹底把這點油水,讓給了東宮榷場,不過別說左右春坊的人,連認識太子的人都沒有見過一個。反倒是有幾個陰陽人死太監,偶有做瓷器生意的,說是在長安的東關窯場見過……

    但不管怎麽說,涼州是隴右道最為繁華富庶之地,這是如何都改變不了的。若是以此為考績,憑借這等州縣治理的經驗,李大亮不敢說直接為相,但撈個六部堂官做做,那是一點壓力都沒有。

    叮鈴鈴!

    駝鈴響了,伴隨著一聲吆喝,跪著休息的駱駝們,紛紛支起了巨大的身體,然後一頭跟著一頭,邁開了步子,緩緩地向著西方而去。

    “涼州好啊!”

    每一個離開涼州的胡人,都如是感慨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