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2/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898更新時間:2019-05-21 08:27:08

    都是點點頭,道理很粗,但是正確。皇帝指望貴金屬全是“忠仆”們在幫著開采運輸,然後存檔皇銀內帑,那根本是做夢。

    再忠誠的奴婢,麵對金銀,也在所難免被眯了眼。

    史大忠幾十年付出,忠不忠?康德獨守殘破洛陽宮十數年,忠不忠?可再忠又怎樣?無非是收買的價碼和方式不同。

    “如此說來,這第一個案子,便在‘宣政總製院’上?”

    “那‘進奏院’就上疏,說是要朝廷早日促成‘宣政總製院’,以安‘域外’唐人之心?”

    “往後,這‘海外’的收成,那可是要繳稅的……”

    “你可以不繳。”

    “老夫倒是想呢,可這不是錢老板不讓嘛。他守著揚子江口,嘴比江口張的還大……”

    吐槽歸吐槽,但說的是事實。

    “王下七武海”的掠奪,對揚子江、東南沿海等豪門而言,著實是個頭疼的東西。而皇帝也不可能無休止地攔路搶劫,合理合法的搶劫,才是細水長流的道理。

    對“海外”逐漸站穩腳跟的豪門而言,能夠建立有效的體製,披上“合法”的外衣,對他們的收益,也是一種保障。

    說到底,朝廷要搶劫,也得披著“合法”的外衣,不可能跟山大王一樣看見了就搶。

    吃相好看,那就有的談。比如多交保護費,是不是可以抬抬手;比如多交手續費,是不是可以多開辟一個港口……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這‘海外’有了‘宣政總製院’衙門,那可是頭頂著對公婆,行事不可能再像以往那般痛快。”

    “好處你不說麽,當年高達國王子前來朝貢,如今東天竺大亂,便是尋個天竺小兒,說是高達國王子遺腹子,別人敢不認?到時候‘撥亂反正’,這高達國複國,又有甚麽難的?”

    扯著大唐的虎皮,就是這麽好用。“大義”放在那裏,誰也挑不出刺來。

    “就看那位有甚胃口了,這‘宣政總製院’到底多大個規模,也沒個定數。”

    “比照‘南海宣慰使’即可。”

    “杜南海有沒有可能返回中樞?到時候‘域外’‘海外’各地布政,想來那位用人,必會著重參考杜南海之見。”

    老張聽著他們猜測討論,心中卻是淡定的很,實際上李皇帝的確是有心重啟重用杜秀才。“宣政總製院”的總部,可能是在中樞,至於是不是在京城,這倒是其次的。但是海外那些地盤,如何“宣政”,就要根據當地情況來調劑。是直屬性質,還是羈縻性質,還是說亮個相,都不可能一刀切。

    不過正如這幫二代三代們討論的那樣,從“宣政總製院”入手,打響“進奏院”的第一炮,確實是個雙贏多贏的切入點。

    硬要說一個大敗虧輸的,大概就是被“宣政”地區的土著們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