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一章 俱靜(2/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10472更新時間:2019-05-21 08:33:04

    揚子江兩岸新興的各種馬場,大多都是武漢培育出來的兩用馬。

    比如現在褒信人入夥的馬隊,用的就是武漢所出五歲馬或者七歲馬。吃苦耐勞的能力,跟川馬、滇馬一個級別,對精料消耗,又處於漠北馬這個水平,對普通家庭來說,相當的經濟實用。

    隻是這種馬想要跟河北馬匪一樣到處浪,那就沒戲,張滄最不懼的,就是這種次等騎士。正要是比拚耐力,他長跑起來,這些馬全都累死,他還能再跑個十幾裏路。

    更何況,卓氏又來了一批老兵,常年跟羌人打交道,自是有好馬跟從,卓氏也舍得這個錢,偌大產業,股份還不少,哪能鬆手。

    這光景一綱有個三四個老兵騎手,兩班交替就能保證全程無憂。

    “可要探探口風?尋幾個淮南的遊俠兒過來試探試探,若是想要偷偷做無本買賣的,咱們提前做了他們。”

    張沔將賬本一合,如是跟張滄建議著。

    “就先讓人查查看,若是手中冤魂多的,直接做了,把他們這一綱的牲口都搶了。然後分給新息本地人。”

    “好。”

    褒信縣遠不如新息縣和新蔡縣富裕,自來鄉野就是有捧高踩低的習性,連武漢尚且不能免俗,這豫州地界,自然也是如此。

    對新息縣和新蔡縣來說,褒信縣是典型的土鱉,素來瞧不上。

    而在褒信縣混江湖飯的人來說,新息縣和新蔡縣就是“提款機”,沒錢了,就找新息縣和新蔡縣的棒槌拿一點就是。

    “豫南物流”人員駁雜,但總體來說,還是處在淮水之畔或者大別山區的州縣鄉黨。上溯千幾百年,一個豫州之地,曾經擁有一十三國。它們有的被楚國滅亡,有的被晉國吞並,曆經春秋戰國,是典型的南北交匯之地。

    為什麽中國的南北分界在這裏?除了老天爺不小心一根手指頭在中原大地劃了一條淮河出來,還有老祖宗們為了爭地盤,在這地界殺了不知道多少年殺出來的。

    退避三舍、朝秦暮楚、問鼎中原……不打怎麽知道地盤在哪裏,對不對?

    “哥哥,俺們從壽春回轉這苦哈哈的地界,是為了甚?真要做上一票大的?豫州不比別處,這地界不好藏。”

    “俺不知道麽?”

    新息縣的臨河大通鋪一號樓,夾雜著壽州口音,又帶著點褒信土話的漢子們正圍著鐵鍋吃水煮魚。物流行有點闊氣,給賣氣力的好漢們一人一把辣椒殼子,這水煮魚吃起來就甚是發汗合口。

    粗壯黝黑的手指布滿了裂痕老繭,手中連掌紋都沒有,更不要說是指紋,常年在山裏行走,攀爬岩石磨掉幾乎所有紋理。

    為首的矮壯漢子大馬八叉地坐著,手肘擱在大腿上,指頭捏著一隻小小的酒杯,另外一隻手拿著筷子,嘴角還掛著一點點辣椒皮的紅色痕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