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一章 破壁(2/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11250更新時間:2019-05-25 17:18:58

    總之,這是一個不讓李皇帝費心,還產出不菲的大型奶牛。

    更何況,敦煌宮離“竺地”是如此之近,就磧南州又隨時具備調撥一千正規軍的實力,足以鎮壓“竺地”短期內出現的任何一種叛亂行為。

    再加上蕃地整合的效果,高原陸續遷徙前往南方低地的部族,總人口已經超過了二十萬。這二十萬人口,生存在高原地區,就是純消耗,但給李淳風打工,那就是純產出。

    恒河以北的大量割據政權,其中凡是被唐朝巨頭掌控的,無一例外,其邦國的正兵,都是蕃人。

    勃律國幾十個王子,都已經拿到了“校尉”差遣,身份也從蠻子,洗白成了唐人。

    在恒河流域的奴隸貿易中,成為頂級幫凶的勢力團體,就是勃律國內部的老牌“法主”一係子孫。甚至是象雄國主這一脈,也遠不如勃律王族。

    即便勃律國已經申請了去王號,但李皇帝還是給了一個“歸德郡王”的頭銜,並且勃律國王族,也被賜姓為李。

    和其他部族邦國不同,勃律國因為接觸皇唐朝非常深入,也就深刻明白,想要保證自身這種“超然”地位的時效性不是永久的。

    有識之士很快就算了一筆賬,國內精英立刻統一了意見,決定入貢唐朝的時候,就申請內附去王號。

    這種付出看似很大,但勃律法主這一係的人馬,卻成為了唐朝鎮壓蕃地、竺地的重要依仗。

    甚至可以是左膀右臂也不為過,若非蕃地的重要性實在是太低,否則勃律法主的江湖地位,理論上要比懷遠郡王李思摩還要高一些。

    在唐軍收編勃律法主這一係的武士階層之後,整編了一個軍,設置了蕃地歸德州,勃律法主就是歸德州都督府大都督。從這一刻起,整個高原就徹底被唐朝掌控。政治經濟軍事甚至是思想領域,都完成了前所未有的改造。

    李淳風這個牛鼻子神棍,能夠源源不斷地把高原人口集中起來,然後遷往南方坡底、低地,除了“太昊子”的神權威望之外,還有就是蕃地大大部落的突破口,全部被唐朝封死。

    東方的東女國已經是蜀地常客,東南則是被劍南龍傲掌控,北方青海軍更是拿捏住了所有的食鹽。原本為數不多的兩個西南和南方出口,則是分別被勃律國、象雄還有“廣交會”掌控。

    每年夏季的南方山穀,以往都是朝聖路線,但是隨著“廣交會”的出現。每年夏季,山穀地區的最大集會,不過是“廣交會”的大型招聘會。

    “廣交會”終究無法和中央朝廷相比,所以他們在維持收益上,需要大量的雇傭兵。

    相較竺地區的武士階層,顯然蕃地的蕃人更加認可皇唐朝的威權。而“廣交會”還擁有把蕃人變成唐人的權力,雖然份額不多,但還是有的。

    所以,不管是思想上的狂熱想法,還是現實的生存危機,都促使蕃地在發生翻地覆的變化。

    哪怕這些變化,根本不會被千裏之外的李皇帝看重,甚至聽都不會願意多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