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九章鐵樹開花瞞天過海(1/3)

作者:tx程誌字數:11020更新時間:2019-06-30 06:42:15

    (二更)

    大唐的戰爭機器已經開動,戶部準備糧秣,還有禦寒衣物,工部準備甲胄,兵部負責製定換防調整以及人員補充訓練。可是一場國戰,大唐輸不起的國戰。

    陳應其實也在準備著,現在已經入秋,抵達涼州就已經進入了冬季,那個禦寒保暖才是第一要務,一旦處置失當,很可能讓五萬餘大軍,未戰先出現大規模非戰鬥減員。在陳應的記憶中,棉花在唐初已經開始在高昌國種植,隻是因為高昌國種植的棉花,屬於原古印度產地的粗絨棉,由於產量太低,纖維粗短又不方便紡織,一直沒有推廣開來,在這個時代,雖然大唐也有部分人種植,不過卻被當作花卉,叫白疊子。

    陳應卻知道棉花的商業用途,隻要把生產成本降下來,棉花不僅可以取得現在的皮草和木棉、柳棉,成為被褥的最佳填充物,可以更好的防寒保暖。

    一旦將棉布、綿紗、棉線以及棉仔油產出,不僅可以改善大唐人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可以改變大唐人的生活質量。在這個時代,油是一個非常奢侈的物品,尋常百姓根本不舍得吃油,棉仔油雖然口感不佳,但是卻是一個非常好的油料來源,隻要棉仔油大行其道,大唐百姓的體質就可以極大改善。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這是梁啟超在《少年中國中》的一段話,雖鬥轉星移,但對我們當下的中國仍有很大的啟發與警示意義,不過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中國青少年的身高,從建國初到現在已經增加了十二點五公分,這是不爭的事實。

    陳應來到唐朝已經三年多了,在這三年多的時間,他見過無數的人,可是大多數百姓都是麵黃肌瘦,罕見胖子。見到的胖子,幾乎全部都是貴族。拿下西域,開發棉花現在被陳應也提上了日程。

    就在陳應寫寫畫畫的時候,李秀寧帶著何月兒抵達了芙蓉園,當看到李秀寧的時候,陳應非常意外,又很是擔心的道:“三娘,你怎麽來了?這一路顛簸,累壞了吧!”

    李秀寧看到陳應如此的緊張自己,心中更是得意。她不以為然的道:“陳郎,你莫我擔心我了,我的身體我自然清楚。你不要把我想象的那個柔弱。陳郎盡管放心。”

    陳應習慣性拉著李秀寧坐下,親自給李秀寧斟上茶湯。

    李秀寧望著陳應,眼神有些熱切。任何一個人女人,都希望有一個知熱知熱的男人,體貼入微。陳應對李秀寧非常細心,親口試了一下茶湯的溫度,感覺適中了才遞到李秀寧手中。李秀寧美滋滋的喝著茶湯,眼睛笑成了月牙兒。

    突然,李秀寧開口道:“陳郎,你怎麽突然想起要出支援涼州,帶著東宮左右衛率、左右司禦率,驍騎軍、陌刀軍、射生軍支援靈州,大唐能打的軍隊,就那麽幾支,你都帶走了,關中沒有問題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