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章 小漁村(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7210更新時間:2019-06-30 02:59:32

    “閃電號”從勝利港的臨時碼頭駛到港灣西邊的漁村並沒有耗費太長時間,事實上如果有心觀察,在“新世界號”的駕駛艙用望遠鏡便能看到這邊有一座的木質棧橋從岸邊的紅樹林中探出來。“閃電號”心翼翼地靠到了棧橋邊,然後聯合組成員們魚貫上岸。最後大胡子醫生約翰遜也背著個大包下到了碼頭上:“我是醫生,我和你們一起去,不定那裏會有病人。”

    約翰遜主動請纓,寧崎和顏楚傑自然不會反對,原本隊伍中雖然有一名醫務人員,但這家夥被分配到醫務組的原因是因為他穿越前在某個連鎖藥房工作而已,論專業水平肯定是比不了約翰遜這種有行醫牌照的正規醫生。再約翰遜本身也是軍警部的編外人員,對槍械的熟悉程度恐怕還要勝過軍警部的大部分人。軍警部這十個人除了顏楚傑之外都是扛著56半,而約翰遜則是身上掛著一把hk416,腿上還插著把mk23手槍。出於謹慎考慮,寧崎剛才在船上也申請了一把mk23,至於怎麽開閉保險、瞄準射擊,還是向約翰遜現學的,心理安慰的作用恐怕遠遠要大於實戰意義。

    帶著十幾把槍去偵查一個漁村,這倒也不是殺雞用牛刀,而是執委會很早就已經製定出了各種行動守則,特別是前往未知區域進行前出偵查的行動,更是準備了多種預案。團隊成員配置、行進模式、聯絡方式、武器配備等等,都是有著明確的規定,先有序後不亂。另外執委會特別強調的一件事就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哪怕對手可能隻是戰五渣的衛所兵、黎人或者農民,也要絕對保證武力上的完全壓製,任何的人手折損對穿越眾來都將是不可接受的重大損失。

    當然紙麵上的規定是一回事,真正到實際的執行中未必就能達到同等的重視程度,比如這支聯合行動組中不少人就把這次偵查行動視作了“觀察體驗明朝漁民生活”的一次戶外活動。上岸之後也沒什麽隊形可言,笑笑地朝著內陸漁村方向。

    沙灘上倒是扣著兩隻漁船,但海運部的人看了之後認為價值不大。這種四米來長的漁船實在太,製造工藝也談不上有什麽技術含量可言,於是隻用相機把船拍了下來作為資料保存。漁船旁用支架晾著幾張破舊漁網,眾人也得以真正見識了先民用麻纖維和破布織成的漁網,要用這種網下海打魚,那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漁村離海岸的距離並不遠,穿過近海處的紅樹林之後,其實便能看到幾棟茅屋在樹林間露出邊角。這些漁民的居住條件在現代人看來可謂十分艱苦,因為附近並沒有磚窯瓦窯一類的建材出產地,所以他們修建房屋時也隻能伐木為牆,茅草為頂,能用黃泥稻草糊牆或是亂石砌牆的,都算是村裏條件比較好的了。村子裏沒有任何一家喂養了家禽家畜,甚至整個漁村連條看門狗都沒有,也足見這裏漁民們生活的窘迫了。於寶還帶著隊伍去他家裏參觀了一下,家裏連口鐵鍋都沒有,煮飯做菜就靠兩個破舊瓦盆,最值錢的東西大概就是放在**板下的兩瓦罐糧食了,其中還有近一半是昨在穿越眾那裏領來的。眾人看了都覺得慘不忍睹,寧崎甚至認為以前學校組織教工去貧困鄉村獻愛心所見的那些赤貧戶都比這於寶家強得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