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7章 越南之行(十)(2/4)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10762更新時間:2019-06-30 03:00:35

    在開埠之初,管委會隻能保證基本的糧食供應,每個移民都能獲得食物,但數量和質量都十分堪憂,甚至相當一部分非勞力移民隻能得到每兩頓食物的供應。而這種情況也間接地影響到了煤礦的生產,吃不飽肚子的礦工們無法保證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即便是管委會投入了更多的勞動力到礦區,這種生產效率低下的狀況也並沒有得到好轉。

    主管民政的周恒行向管委會提出了建議,認為應該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後勤,特別是夥食的供應上,以保證礦工們能夠有足夠的生產力。在經過管委會的討論之後,這個後勤改善計劃分作了兩部分進行,一是向越南方麵開展貿易,就近買糧以便讓本地居民都能吃飽肚子,二是組織了打漁船隊、狩獵隊,並修建禽畜飼養場,以保證本地居民能夠獲得更多的肉類食物。

    在和北越開展食鹽交易之後,管委會便已經開始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從紅河三角洲地區購入稻米,而且成本遠比從大本營運來糧食要低。同時管委會在交易過程中還向北越商人購入了不少禽畜,在黑土港進行人工養殖,這次運去塗山半島充當活靶子的十多頭豬就是其中一部分。再加上漁業和狩獵兩部分的收獲,目前後勤部門每能夠向本地居民提供的肉食產品總量接近千斤左右,如果算人均肉食供應量,黑土港目前的水平至少是大本營的兩倍以上。

    這也是黑土港沾了人口資源的光,有充足的人力可以指派去做更多的事情。而大本營的勞動力一直處在捉襟見肘的狀態,肉食供應主要依靠農場的禽畜養殖基地。因為水手資源有限,絕大部分能操船的漁民都被轉為了船員,因此勝利港雖然還有幾艘船出海,但漁業資源的獲取量也並不大。而狩獵隊隻在登陸之初組建過,後來因為勞動力緊張而不得不解散,隻有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的黎苗山民會定期送來一些獵物,用以換取糧食、食鹽和鐵器。

    盡管黑土港的肉食供應也是以穿越眾和軍警人員為優先對象,但因為供應量足夠大,所以本地歸化民所能獲得的肉食倒也不少,而且種類豐富多樣,山珍海味無奇不櫻僅就食物這一項而言,黑土港歸化民的待遇的確是要好於三亞大本營。

    陶東來聽了解釋之後這才點頭道:“黑土港跟三亞的歸化民數量其實很接近,之所以在夥食供應上的差別會這麽大,我看主要還是因為產業結構不同。”

    黑土港這邊主要以煤礦開采為主,相關配套產業所需的勞動力並不算太多,而基建項目大部分都已經完成,因此有不少剩餘勞動力可以用來派遣到後勤保障的工作上。但大本營的產業擴展和基建項目幾乎從未停止過,勞動力永遠都是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自然無法更多的顧及到後勤方麵。不過這樣的情況隨著大本營引進移民的速度逐步加快也將得到緩解,在今後的一段時間裏,勝利港的每月到港移民數量有望突破三千人,屆時陶東來也總算是能讓抱怨不斷的寧崎暫時對勞動力問題閉嘴了。

    而黑土港方麵隨著開發進程的逐步鋪開,終究還是會有越來越多的建設項目要上馬實施,對於勞動力的需求也會慢慢變得緊張起來。特別是管委會現在已經開始把眼光轉向了東北方向的廣西地區,這就意味著黑土港會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對外的貿易當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