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8章 越南之行(十一)(2/4)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1064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0:35

    陶東來首先巡視的地方便是黑土港的歸化民居住區。黑土港的居住區在遭受了水災之後,遷到霖勢相當較高,位於港區南部的一塊山間平原上。按照當初建設部的規劃,這裏的居住區都按一定的居住密度建設了澡堂、廁所等公共設施,民房幾乎都是照著勝利港的模式來進行修建,大片整齊劃一的船型屋形成了一個個型社區。

    這裏的居住區按南北走向被分為了甲乙丙丁四個區域,陶東來注意到每一棟船型屋外麵都釘著一個木製門牌號,這種門牌號由區域號碼加上數字編號組成,如甲十三號。周恒行介紹,這是民政部門正在進行的一個嚐試,未來將以此為基礎,對本地的歸化民逐步編設戶籍檔案。

    黑土港的這種民政管理方式與大本營有所不同,大本營的社會體係都是基於公社或者單位,並且居住地也較為分散。民政部門要建立歸化民檔案,肯定得依托於單位來進行信息搜集整理。而黑土港這邊因為產業較為單一,居住區又相對比較集中,並沒有搞大本營的公社製度,可以是在進行民政管理體係的另外一種嚐試。而建立這套戶籍製度所獲得的經驗,在將來也會用在三亞地區的民政工作中,逐步形成規範化的管理製度。

    這些船型屋社區基本都是在開埠之初的水災後修建的,所以社區周邊的排水溝都是挖得既深又寬,並且所有的船型屋下麵都至少有一尺的離地間距。即便是當時的山洪爆發再重複一次,居住區所將遭受的損害也會變得極為有限了。

    每個居住區的外圍都有高高的木製哨塔,晚上民兵們就會在這些哨塔上執勤站崗。除了定點崗之外,還有專門的巡夜隊伍會不定時在社區周邊進行巡察。要起來,黑土港所采取的這些治安措施甚至遠遠超過了大本營。像各個公社晚上根本就沒有安排什麽哨兵執勤,頂多是有兩三個人負責值夜,定時巡察,以防有夜間失火的災害發生。

    在居住區的北端就緊鄰著港區,此時可以看到幾艘漁船正在緩緩地駛離港口。而陶東來今的巡視重點,自然是更靠北一點的貨運碼頭區。

    這裏的碼頭設計也是參照了目前勝利港正處於施工階段的貨運碼頭,隻是整體規模約莫隻有勝利港的三分之一而已。此時碼頭上停靠著幾艘運煤船,勞工們正不停地將碼頭上堆放的煤炭用籮筐裝運上船。陶東來看了片刻便微微搖頭道:“效率太低了。”

    顧凱接話道:“關於這事我們已經向工業部提交了皮帶傳送裝置的研製申請,不管是人力、畜力還是蒸汽動力都行,隻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用上。”

    類似煤炭這樣需要長期大規模轉閱散貨,相關部門就必須要考慮到運輸過程中的效率問題。為此目前的幾艘運煤船全部都對貨艙進行了規模的改造,以便更快地裝卸貨物。目前黑土港現有的礦區到港區的軌道,勝利港規劃中的港區到田獨工業區的軌道,這些大工程也都是為了提高轉運效率而修建。不過百密一疏,大家在此之前似乎都忘了考慮從碼頭裝運上船這個過程中的效率問題,像現在這樣先在碼頭上把煤炭裝進框裏,兩個勞工抬上船之後再把筐裏的煤炭倒入船艙中,這一裝一倒無形中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不過好在他們已經在實踐中迅速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而且彌補起來也不是太困難。目前工業部雖然製造蒸汽機的產能還比較有限,但弄兩套畜力的皮帶傳送裝置來提高碼頭上的散貨轉運效率還是不難的。而且隻要在動力傳動機構上留出合適的接口,等今後條件合適了,將其改造為蒸汽動力也很簡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