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72章 黎峒變化(2/4)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10702更新時間:2019-06-30 03:00:49

    於寶所乘坐的貨船離開勝利港的時候,符力正在符山峒勸他爺爺符諾接受海漢人所開出的條件。

    由於近期的軍事行動需要調集大量軍力,勝利港即將麵臨一段時間的防禦空虛,一部分對軍警部擴軍計劃一直持有反對意見的人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短視,開始轉**度重新考慮軍警部以前所提出的擴軍方案。

    在此之前軍警部曾經提出過一個針對黎苗兩族的征兵計劃,但在執委會討論時沒有獲得通過,因此也被壓了下來。這個計劃的出發點便是以海南島上的黎人、苗人作為現階段的主要兵源,因為黎苗兩族的聚居點大多在內陸山區,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不管是作為產業工人還是專業農民,都必須經過很長時間的培訓才能勉強勝任。而事實上走出山區為穿越集團打工的黎人苗人,的確多數都是在從事單純的重體力勞動,如伐木、采掘、築路等等,極少有人從事技術性工種。

    但一部分在前期加入到海漢民團的黎苗青年,表現卻比較出色,他們身上所具備的勇敢、堅韌以及對環境的適應性,都是軍警部非常看重的特質。除了黎苗兩族因為世仇的原因偶爾會在營中發生鬥毆之外,可以其他的表現都讓軍警部非常滿意。而至於世仇這種事,軍警部並不特別擔心隻要上戰場打過幾次之後,那種同仇敵愾、生死與共的戰友情誼就會迅速地衝淡原本存在的********。

    軍警部認為,大量抽調黎苗青年入伍當兵,有三個不可忽視的好處。一來可以保證兵源的戰鬥力,這些好勇鬥狠的山區青年的確比種田長大的農家子弟更加具有攻擊性,而這正是軍人所應有的一種重要素質。二來抽空附近地區黎苗兩族的青壯之後,也可以為穿越集團減少一個後顧之憂,僅僅是轄區內的治安問題就至少會比現在減少一半以上,而失去青壯之後的黎峒苗寨也隻能更加依賴於穿越集團的物資供給。第三,黎苗兩族並沒有任何的依附對象,對大明地方政府也隻是采取聽調不聽宣的態度,按照毛爺爺過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這一政治原則,應該盡可能將這兩族拉攏到自家陣營當中來,讓他們的青少年進入海漢軍界顯然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不過當時這個方案被提出的時候,反對意見認為在勞力緊缺的狀況下不應將大量青壯招入並沒有那麽急迫要擴張的軍警部,而且這些土生土長的黎苗青年在整批整批地掌握了槍杆子之後,會不會作出某些超出軍警部控製的舉動,誰都不敢打這個包票。於是出於種種原因,軍警部的這個有針對性的擴軍計劃最終沒有獲得通過。值得一提的是符力要求參軍的申請一直未能獲得批準,其實也的確有這方麵的顧慮在內,畢竟他是符山峒的繼承人,這種在地方上具備一定政治地位和影響力的人進入到民團當中,對穿越集團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但隨著穿越集團勢力的不斷擴張,局麵也在慢慢地起著變化。北越黑土港拓殖點開辟之後,大量黎苗士兵通過換防被有意識地安排到了海外駐防,與此同時大批的北越移民開始進入勝利港,衝淡了本地的黎苗兩族人口比例。而軍警部也首次得到了大量移民所帶來的人口紅利,黎苗兩族的勞動力不再是各個部門麵紅耳赤爭奪的資源,軍警部得以再一次將征召黎苗兩族青年入伍的計劃提上執委會的議事日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