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零四章 偶遇故人(2/4)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1071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1:30

    在原本的時空中,石碌鐵礦是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才被人發現。不過穿越者的到來,會讓這個時間點提前大概一個半世紀。並且開發的力度也將遠遠超過原本的曆史狀況。但執委會在落腳三亞的頭兩年裏一直沒有打石碌鐵礦的主意,倒並不是沒有這方麵的想法,而是受到客觀條件所限,暫時沒辦法實施對石碌鐵礦的開發計劃。

    首先是石碌鐵礦所處的位置距離穿越者們落腳的勝利港實在有點遠,從勝利港出發到西海岸的昌化,海上的航程就超過了100海裏。這個距離已經是勝利港到順化三分之二的航程。當然如果隻是海上航程稍遠一點還不算是大問題,畢竟黑土港這個海外礦山的航程更為遙遠,但黑土港煤礦的開采點距離港口最近處不到兩公裏,而石碌鐵礦的主要礦點距離海邊昌化港灣卻足足有四十公裏之遙,而且整個區域內都是處於未經開發的原始環境狀態,就算是放在穿越前的那個時空,想在這種環境下要修築一條從海邊通往內陸的道路也絕非易事。

    第二個延緩了執委會規劃的原因則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按照大明對瓊州島的行政劃分。昌化所在的位置是屬於北邊的儋州管轄,如果海漢要大規模地開發昌化,那勢必會引起儋州官府的忌憚,不定還會因此生出一些事端,這對於早期立足未穩的執委會來是一種不可取的冒險。就算是一直鼓吹著武力擴張的軍方,在當時也拿不住兵力駐紮到昌化去保障這個開發項目的安全。

    第三個原因則是因為田獨鐵礦的存在,雖然這個礦的儲量和礦產品種都不如石碌,但勝在位置好,執委會選擇勝利港登陸,有一半原因就是衝著田獨鐵礦來的。而之後所建立的工業區,也幾乎都是圍繞著田獨鐵礦在布置廠房和生產單位,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就算暫時不開發石碌鐵礦,僅憑田獨出產的鐵礦石也基本可以支撐海漢在前期的生產發展所需了。

    不過今時已經不同往日,隨著海漢的日漸發展壯大,對於鋼鐵和其他金屬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不管是海運能力、政治影響力還是冶煉水平,現在都已經不再是製約開發石碌鐵礦的障礙。在條件日漸成熟之後,執委會終於又一次將開發石碌鐵礦的計劃翻了出來,並準備在近期就開始實施。數以千計的南越戰俘將會被運往當地,打通從海邊昌化港到石碌的運輸線。並在當地開始建設一個大型的煤鐵複合產業基地。在這個區域成型以後,黑土港出產的精煤就可以就近運往當地,用於鋼鐵和其他金屬的冶煉加工。

    當然在這個建設過程中,恐怕也將會為此而付出不少的人命。在北部灣開發黑土港煤礦的前半年,死於各種事故、疾病和其他原因的勞工就多達數百人,而石碌鐵礦所處的位置就決定了它的開發難度勢必會大大超過黑土港煤礦以及其他的海外港口。執委會肯定不會忽視這種可預期的人員損耗,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轉嫁到戰俘這種廉價勞動力身上。

    在冷眼旁觀這些戰俘下船的阮經貴自然不會想到。等待他這些同胞的命運將會是什麽。不過看到海漢人在運輸過程中也並沒有去掉這些饒腳鐐手銬,他就知道這些饒命運恐怕跟自己不會是同一條路了。

    站在阮經貴的角度上。他對於曾經同屬一個陣營的這些俘虜也並非一點同情都沒有,多少還是有些感同身受的念頭。但他也還記得克製住自己的情緒,提醒自己現在的身份並不適合作出一些容易讓人誤會的舉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