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零七章 新生活(三)(2/4)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1074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1:31

    雖然不知道施耐德的信心從何而來,但阮經貴也很識趣地沒有再就此追問下去。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不會被允許接觸到某些技術層麵的內幕。海漢的造船技術絕對獨步南海,又怎會輕易讓外人學走。葡萄牙人選擇派匠人來三亞加入海漢饒船廠,如果真是抱著偷師的念頭,那隻怕真的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施耐德關於造船的法倒真不是在吹牛,根據雙方協議。葡萄牙人送了三十多名船匠到勝利港造船廠工作,並簽訂了五年合約。在此期間由海漢一方負責船匠們的生活安排,並給予約定的工作報酬,五年之後船匠將獲得自由之身,自行決定是離開還是繼續留下來。但這麽長的一段時間,已經足以讓相關部門把這些外來工匠的腦子裏裏外外反反複複給洗上若幹遍了,不用等到五年期滿。大概就會有一批自願加入歸化民籍的歐洲人了。

    即便是有極少數頑固分子能夠熬過這五年時間,屆時他們所能夠帶走的也僅僅隻是海漢人在製造木帆船方麵的技術,而金屬龍骨、鋼芯桅杆、舵輪係統的傳動齒輪組、以及戰船上的火炮製退炮座等關鍵部件,卻並不是在造船廠生產出來的,沒有掌握這些零部件的生產技術,外人能學走的也就隻是個船殼而已。更何況五年之後海漢的蒸汽機帆船早就已經馳騁在南海之上,蒸汽機那複雜的機械傳動係統可不是船匠們隨便看看就能掌握其中奧妙的玩意兒。

    兩人話間來到一間商鋪門前,在門口招攬生意的夥計顯然認得施耐德這位貴人,趕緊將他招呼進去,阮經貴注意到這間店鋪的名字正是大名鼎鼎的“福瑞豐”。

    去年來勝利港和談的時候,阮經貴也通過各種渠道多少了解了一些海漢周邊的情況,在海漢的合作夥伴當中,名氣最大的便是“福瑞豐”商校這家根子在廣州的商行自從跟海漢人搭上線之後,立刻便魚躍龍門,成為廣東境內數一數二的頂級商家。海漢向市場推出的新產品,幾乎都是“福瑞豐”第一個拿到廣東地區的代理銷售權,而源源不斷從大陸地區災三亞的各種物資和移民,有相當一部分也一直是由“福瑞豐”在負責進行組織。

    雖然後來海漢人成立了“瓊聯發”這個規模更大的巨型商業組織,但與“福瑞豐”的合作也並未停止,“福瑞豐”不但成為了“瓊聯發”的主要股東。而且與海漢的合作也更加廣泛和深入,海漢人幫著“福瑞豐”的老板李氏家族搞了“金盾護運”這支得到官方認可的私人武裝,而李氏家族也在自己的老窩番禺縣給海漢人劃出一塊地皮,修建大型的移民中轉基地。

    當然在此之外,其實還有很多阮經貴並沒有了解到的內幕,比如李氏家族選派到三亞地區接受各種短期、長期培訓的子弟,現在已經多達三十餘人。而隸屬於海漢名下某情報機構,以各種名義派駐到“福瑞豐”的地方分支店鋪中的人員。更是已經達到三位數之多。當然這些人員倒並非一般意義上間諜細作,相當一部分人真的隻是從事商貿活動的歸化民下屬而已,不過按照何夕給他們製定的工作條例,必須每月都以規定的秘密方式向駐廣辦發出報告,匯報駐地的民情、軍情及某些情報機關會特別感興趣的信息。

    阮經貴進店之後,注意到這裏出售的東西幾乎都是廣東境內的物產,但卻並沒有什麽名貴之物,店內也並不熱鬧,隻有一兩個客人在查驗貨物。看起來似乎與“福瑞豐”這傳揚在外的名號有些不符。夥計帶著二人穿過店堂,徑直來到後麵院子的一間會客室中就座,便趕緊通知管事的人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