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八章 昌化縣城(2/4)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10682更新時間:2019-06-30 03:01:34

    現在海漢民團的活動範圍並不僅限於三亞地區,海漢名下的各種大型船隻幾乎都會有民團士兵隨船執行武裝押運,凡是跟海漢有貿易往來的沿海州縣。民眾幾乎都或多或少見到過身著灰衣扛著火槍的海漢民兵。昌化這地方自然也不例外,每個月給海漢駐昌化辦事處運送物資的隊伍,幾乎都會有一個班的海漢民兵隨隊押運,但為了避嫌從不攜武器入城。民眾一開始還有些畏懼加好奇,但時間一長,民眾也就見怪不怪,自然免疫了。

    總之隻要海漢民團的武裝部隊不進城。那一切都好,大家都照著規矩來就相安無事,昌化縣衙也不會多事去試圖壓製海漢民團的行動——當然他們也的確沒有這個實力就是了。海漢商會也很大度地向昌化縣衙表示,隻要在修路的事情上能給予方便,那麽海漢商會在今後每個月都將交給縣衙一筆“工地管理費”,雖然數不是很大,但對於地廣人稀沒什麽賦稅油水的昌化縣衙來,卻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了。

    然而這些套路也僅僅隻是明麵上的布置而已,執委會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萬一儋州方麵對海漢勢力在昌化落腳生根反應強烈,不允許海漢在當地修路開礦,那就必須要做好軍事占領昌化——石碌這一帶地區的準備。石碌鐵礦的開發對執委會來是未來數年內必須要給予保障的重要項目,海漢政權今後要搞工業化,要實現對外軍事擴張,都必須要以龐大的鋼鐵產能為基礎,就算是要為石碌的歸屬權而發動戰爭,執委會也將義無反顧。

    雖然對昌化官府聲稱的是派出少量民兵過來看管工地,但事實上軍委為石碌鐵礦項目所預備的常駐兵力是一個營起步。這樣的兵力規模用來保障一條長度超過五十裏的交通線並不算誇張,而且在修建這條交通線以及之後的開采工程當中,將會使用大量的南越戰俘和本地苦役,這些人無疑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不多布置一點兵力在這裏進行看管,執委會也安不了心。

    還有一個讓執委會擔心的對象,就是石碌附近的黎人。這些黎人因為常年居住在山區,與外界的溝通聯係不多,距離三亞又遠。在此之前海漢與這些部落並沒有太多的聯係,也不敢確定這些山寨對外來者的態度究竟會保持友善還是表現出敵意。這次特派組專門帶上了符力,也是希望利用他的黎人身份來與當地的土著居民取得一個比較好的溝通渠道。執委會並不指望當地的黎人能夠在石碌鐵礦開發過程中提供多少助力,隻要這些人別搗亂生事就萬幸了。

    與黎人之間的關係能夠和平解決當然是最好不過,但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決,那同樣也得做好武力解決問題的準備。必要的時候,軍委甚至會把北越的特戰營從黑土港調過來。因為隻有那支部隊才是真正以山地叢林為作戰環境來打造的戰鬥隊伍,在山區的作戰經驗也遠遠超過大本營的民團部隊。

    劉山夏聽了喬誌亞的解之後。這才恍然道:“所以順化的戰鬥結束了之後,軍委急急忙忙地把部隊撤回來,也是為了開發石碌在作準備吧?”

    喬誌亞點點頭道:“到底還是兵力有限啊!如果能多三個營……不,哪怕多兩個營的機動兵力,我估計上頭都不會這麽快撤軍,起碼還可以在南越再打個廣治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