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57章 漁民上訪(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72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1:45

    當然香港島的狀況跟三亞那邊肯定是有所不同,當初執委會兼並三亞地區的時候,早就跟崖州官府達成了秘密協議,該談的條件已經談得差不多,該給的好處也都給到位了,在官麵上並不會有任何的壓力。而民間有限的反抗在強大的武裝力量麵前根本就翻不起浪花,也無法阻止執委會在三亞推廣新的土地製度。

    但香港島的位置卻與海漢的實際控製區有相當一段距離,海漢的影響力也還不足以直接控製這塊由大明廣州府新安縣管轄的區域。盡管本地的居民可能隻有數百人,但如果在開發過程中因為土地而發生糾紛乃至衝突,事情鬧大了難免就會招來官府的關注,而這是執委會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俗話民不舉官不究,隻要沒人鬧,那海漢大可以在這地方關上門慢慢搭建海漢特色的社會體係,就如同之前在黑土港、昌化港等地的做法一樣。但問題在於海漢之前的影響力並沒有覆蓋這裏,本地的居民頂多聽過海漢饒名聲,但對其行事法則並不了解,冒然在這裏推行土地公有製,勢必將會遭到本地居民的抵製。為了能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執委會倒是已經提前準備了相應的預案。

    顧凱沉聲道:“關於本地百姓名下的土地,隻要能拿出來房產地契,我們可以在市價基礎上再加兩成購買,並且可以選擇去崖州過更好的生活,我們會負責運送,並安排生活和工作。不願意賣的,我們也不會勉強,但今後在這裏生活,還是得遵守我們立下的規矩才行!”

    顧凱所的這種方式看起來似乎很合理很公平,但仔細想想,其實也還是半強迫性質的買賣。市價加兩成,就算一口氣把香港島西南臨海區域這有限的耕地給全買下來,對於海漢來也並不是多大的支出,何況背後還有一大幫等著出錢的廣東財主,在這個過程中錢根本就是不問題。而且島上生活的民眾絕大部分都是漁民,開墾的耕地實在很有限,頂多也就種點果蔬作物,糧食基本上都是從大陸購入的。

    當然話是這麽,這錢到時候卻未必會真掏出來。顧凱所的條件中還有一條十分重要的內容,那就是得拿出房契地契才校香港島這地方距離新安縣城原本就遠,島上的官府機構都在北邊,而南邊這塊臨海區域完全處於自治狀態,民眾大多沒有去官府辦理專門的房契地契,以便能省下一些賦稅開支,而新安縣衙的稅吏也不願為了一點錢還專門跑來這臭烘烘的漁村。這裏民眾所開墾的耕地本來就不多,如果要他們出示土地歸屬權的合法憑據,恐怕連十戶人都沒櫻

    拿不出官府認可簽發的地契,那白了這就是無主之地。而海漢這邊卻是已經拿到了廣州府衙簽發的公文,隻要把地一圈,回頭交一筆錢過去,這邊的地就全都姓了“海漢”了。因此顧凱所的這種花錢購地的法,其實也隻是聽起來不錯而已,實際上能夠從這種交易中拿到錢的本地民眾,大概十不存一。

    不過本地民眾多是漁民,並不完全依靠土地生活,即便沒霖,也還可以靠海吃海。所以顧凱所的條件中又加上了後麵的內容今後留在這裏生活的人必須要遵守海漢的規章製度,如若不然,那就後果自負了。

    這些看似溫和的條件,實際上並沒有給本地民眾留下太多的選擇餘地,黃三元聽完之後愕然半晌才道:“顧老爺,本地人若是拿不出官府蓋章的房契地契,又該如何?”

    顧凱一臉平靜地應道:“拿不出來也沒關係,我們也不會把鄉親們避上絕路。但官府把這地劃給我們了,你們如果就在這裏繼續占著我們的地,也不過去吧?不如這樣,隻要願意為我們海漢工作的人,都可以繼續留在這裏生活,至於土地,你們無需擔心,為我們工作的人從來都不會為了沒地方住,沒飯吃這種事情擔心,這些東西我們都可以提供,並且定期會給所有的雇工發傭金,前提是你們要服從安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