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71章 獲釋(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2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1:49

    最初內閣大學士隻具備了顧問的身份,屬於皇帝的私人秘書,隻有皇帝才有最終的決策權,而內閣此時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權力機構。但從明仁宗、宣宗時期開始,內閣大學士的地位日益提升,而權力也隨之水漲船高,成為了皇帝的最高幕僚和決策機構。當時全國大大的奏章,都是由通政使司匯總,司禮監交給皇帝過目之後送到內閣,所有的處理意見由內閣擬定,皇帝批準,最後再校對下發到地方官府。

    到了明世宗年間,夏言、嚴嵩等人執掌內閣之後,這內閣就完全化身為宰相,地位已經上升到六部之上。而萬曆年間的張居正擔當內閣首輔的時候,其職能和地位幾乎已經非常接近現代國家政權中首相的地位。

    在沒有聽過海漢執委會的這套執政體係之前,李清揚也和眾多的大明國民一樣,認為皇權加上內閣體製就是下最好的執政體係,但對海漢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之後,李清揚突然發現看似完美的大明內閣製度其實也還是存在著諸多的隱患。

    大明內閣並沒有獲得過法定的行政權威地位,這兩百多年下來,沒有一個皇帝敢於違反祖製,把管理下的大權正式交給內閣體係,內閣從始至終都名不正言不順,並沒有在法理上成為中央一級的正式行政機構。這導致了內閣與司禮監、六部乃至皇權之間都存在著諸多的利益衝突,而內閣在法理上又並不具備壓製其他行政機構的權力,畢竟從名義上,內閣僅僅也隻是皇帝的私人幕僚機構而已。

    上有皇權,下有六部,站在同一級台階上的還有司禮監這個衙門,轄製內閣的框框實在太多,辦事的效率自然可想而知。而海漢的執委會據就是這裏至高無上的決策機構,所有在這裏生活的人,包括海漢人在內,都必須要服從執委會所頒布的政令。在執委會上麵沒有能夠壓製他們的皇權,下麵也沒有會跟他們做對的六部,更沒有司禮監這種殉機構渾水摸魚,就算李清揚對這個執政體係的了解還處於非常淺薄的階段,他也可以想到,這個執政機構的運轉效率恐怕要遠超大明官府。這大概也是為什麽海漢人在三亞這窮鄉僻壤的地方落腳僅僅不到三年時間,就能營造出如此之大的局麵。

    大明的內閣議政,跟這海漢的執委會議政,在李清揚看來原理都是大同異,他雖然並不知道什麽叫做“精英執政”,但毫無疑問,能夠在海漢執委會中占據一席之地的人,應當也都是一時人傑。例如跟他商談條件的這個顏楚傑,李清揚便能察覺出他的身份應該是個武將,黝黑粗糙的皮膚和眼神中的殺氣都是十分明顯的特征,而大明的內閣裏是絕對不可能有武將進入其中的,這也算是李清揚發現的兩者差異之一。

    但據李清揚所知的情況,海漢執委會是九名執委,按照一般的常識,這九名執委中至少要有五人認為他李清揚的命值得留下,顏楚傑的提議才能夠得以實現。而顏楚傑所能投出的票數僅僅隻是九分之一,如果他不能影響投票結果,那麽等待李清揚的仍然將會是漫長到看不見盡頭的囚禁生涯。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李清揚大概會覺得還是一開始就死了更好。

    度日如年般地熬過了三時間之後,李清揚終於等到了最終的宣牛郝萬清帶著兩名屬下來到了關押李清揚的單間囚室,向他宣讀了執委會的決議:“據執委會九月第四次常務會議第三號決議案表決結果,現處理意見如下,批準海漢安全部關於接納錦衣衛投誠人員進入特殊編製的申請,同時立刻釋放該投誠人員,並給予其考察期歸化民待遇,待考察期結束後視其表現再給予進一步安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