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79章 港島開發(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0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1:52

    三個地方相比之下,昌化這邊還算是條件好一點的,畢竟昌化項目已經開始了幾個月,基礎的生活設施也都基本得到了完善,雖然還遠遠比不了大本營這邊的條件,但相較於穿越初期的狀況卻是已經好得多了。而香港島和峴港則相對要艱苦得多,去往當地的穿越者不但要忍受生活上的不便,而且很有可能必須得麵對醫療條件缺乏的風險。

    雖然在這個集體中也的確有一些野心勃勃的人在等待著這樣的機會,但仍有很多人並不樂意去當地長期工。寧崎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找人談心和進行服工作上麵,但效果依然隻能不盡如人意。最後執委會不得不決定先暫時放緩峴港這邊的建設速度,人力分配方麵優先照顧昌化和香港島所需。而劉山夏從峴港考察回來之後,當地的事務就暫時交給了阮經貴主持,執委會給他的命令是暫時先拖著,等翻了年再。

    1629年10月24日,大明崇禎二年九月初九,香港島西南海岸。

    盡管這是傳統的重陽節,但繁忙的港口工地上大概也不會有幾個人記得這個節日了。海漢建設部指揮實施的香港島港口建設計劃已經在日前開始動工,從三亞運來的上千名施工人員幾乎是晝夜不停地輪換著趕工,因為他們所得到的命令便是要在年底之前就建設完成至少兩處深水碼頭並投入使用。

    按照海漢曆法,現在距離年底也僅僅就兩個月的時間了,要實現這個目標還是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在工地上監理工程進度的歸化民幹部是於大山,作為勝利港建設初期便在碼頭工地上進行勞作的首批建設部員工,於大山對於港口碼頭的建設流程已經比較熟悉,並且在兩年多的時間裏也鍛煉出了一定的現場指揮協調能力,因此這次建設部將他從三亞調到了施工前線,以充分發揮他的作用。

    不過這種法也不是特別準確,因為調令雖然是建設部下的,但卻是由他自行申請的。原因也很簡單,於大山的獨子於寶現在常年都在廣州,極少有回到三亞探親的機會,而於大山就想著如果能距離兒子近一點,或許見麵的機會也能多一點,聽執委會要在珠江口開辟新港,於大山沒有多想便主動向上司提出流動申請。

    而建設部的安排也具有一定的人情味,不但按照於大山的申請,將他調往了香港島工地任職,而且還向駐廣辦發出了通知,希望駐廣辦方麵能夠派出得力人手到香港島協助建港工程——比如像於寶這樣年輕有為的歸化民就很適合。

    這是人情變通也好,擅用職權也罷,總之整件事都進行得非常順利,於大山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外調通知,乘船前往香港島工地報到,而他的兒子於寶也接到了馬力科的委派,作為駐廣辦與香港島兩地間協調關係的人員前往港島就職。

    於大山一早就來到了碼頭上等候從廣州來的船,根據駐廣辦前一發來的通知,今將會有兩艘裝著新移民和各種建材工具的大船抵達香港島,於寶也將搭乘這兩艘船而來。

    不過一直等到快中午的時候,海麵上依然沒見著動靜,於大山急得坐立不安,還專門跑去工地指揮部打聽有沒有新的消息。下午兩點多,於大山翹首期盼的兩艘船終於駛進了海灣,遠遠看到桅杆頂上的海漢旗幟,於大山便興奮地揮動起了雙手。

    “好子,又長高了一截啊!”於大山看著個頭已經超過自己的兒子站到麵前,欣喜地感歎道:“寶,你現在可是我們於家個頭最高的人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