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96章 漳州城(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62更新時間:2019-06-30 03:02:28

    寧崎自然也看出了許心素態度的微妙,笑了笑道:“許大人想觀摩我軍作戰,那也不難,隻要你一句話,我軍一個月之內就可以開進福建,渡海剿滅十八芝,也隻是時間問題。”

    這一下把皮球踢回給了許心素,倒是將他難住了。許心素隻能強笑著應道:“隻怕我軍實力不夠,難以配合海漢民團作戰,再這十八芝不過是一群難成氣候的海盜,何須海漢民團勞師遠征?”

    “許大人,十八芝的確成不了氣候,但這也有一個前提。”寧崎肅容道:“那就我們會對貴方持續提供軍事方麵的支持和援助。”

    許心素剛想幾句拍馬屁的話,寧崎接著又道:“但我們所提供的一切也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貴方的行動方向跟我們是保持一致的。如果有朝一日,我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意見分歧,那麽我們也會保留終止合作的權力。”

    寧崎這個話就得比較直了,許心素聽完之後臉色也微微有些僵硬:“老夫與貴方合作這幾年從未出過意見分歧,寧先生這是多慮了。”

    “希望如此。”寧崎也不想在談判剛開始的時候就把對方逼得太緊,沒有就此再下去,主動轉開了話題:“我還是第一次造訪漳州,倒是要麻煩許大人給我介紹介紹本地的狀況了。”

    許心素心裏一鬆,趕緊開始解起漳州的曆史沿革來。寧崎既然要來漳州造訪,自然先就做過功課,不過這書本上看來的東西,跟本地人所介紹的情況,肯定也還是有一些出入的。加上他本身就是個曆史謎,因此也是聽得津津有味,並沒有覺得幾個時的航程有多難熬。

    從廈門島西南的港口到漳州城的航程僅僅隻有二十多海裏,雖然是逆流而上,但漳江入海口水流緩慢,半時間也就到了。

    漳州也算是福建境內一處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千年之前的唐代就已經建州,因為這裏緊鄰漳江而得名。而這裏因為開發的時間早,也成為了福建境內一處重要的物產輸出地和海上貿易港口城剩

    早在宋代,漳州地區就因為製糖業發達而被稱為“八州糖王”,白砂糖、冰糖、角糖都是這裏的特產。紡織業的起步也非常早,南唐陳宏進割據漳州泉州時,每年出產的葛布就多達兩萬匹以上,到了明萬曆年間,漳絨、漳紗、漳絹、土潞綢等織物,已經大量銷往海外。此外漳州的造船業、瓷器、茶葉、造紙等等,此時也都是非常興盛的產業。

    經濟繁榮的地方,一般文教事業也不會太落後,漳州就是這樣的典型城剩唐代這裏便有了鬆州書院,到了兩宋時期,興辦書院更是成為了這裏的社會風氣。宋光宗在位時,大理學家朱熹曾經出任漳州知府,據史料記載,朱熹“每旬之二日必領下屬官下州學視諸生,講《學》,為其正義;六日下縣學,亦如之。”有了朱熹這種地方官的言傳身教,當地的文教事業可謂非常興盛,文化名人輩出。在原本的時空中,漳州自唐元和十一年出鄰一個進士周匡物,到清代總共出了進士977人,其中有三名狀元。

    船隊在漳州城外的碼頭靠岸之後,許心素手下的人早就安排好了迎接的儀仗。而漳州府本地的大官員,也都已經到了碼頭上候著。寧崎在甲板上見狀問道:“這麽大張旗鼓的,會不會不太好?”

    許心素應道:“沒什麽不好,老夫的貴客,便是漳州府的貴客,寧先生到了這裏,隻管享受就好!”

    兩人下船之後,先與碼頭上等候的本地官員一一見禮。寧崎也感受到了這裏的狀況與別的地方有些不同,其他地方都是文官主政,武官陪襯,而漳州這地方顯然許心素才是主角,而地方官員對他都是唯唯諾諾,言聽計從的模樣,看樣子的確很有些土皇帝的味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