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75章 陷入僵局(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49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2:50

    “如果我們想不出能讓海漢人感到緊張的交換條件,那我們這趟恐怕就隻能無功而返了。”範隆根撓頭思考了良久,最終還是隻能得出這樣一個無奈的答案。

    而同一時間,施耐德和顧凱卻在很暢快地向其他幾名執委描述今的談判過程。荷蘭人這次派使者登門尋求談判,基本還是在執委會的預料之鄭當時派人南下向東印度公司提交外交信函,執委會的確是存有激怒對方的想法,如果荷蘭人很不冷靜地想要對安不納群島乃至三亞采取軍事行動,那麽海漢就可以趁著這個時機再給荷蘭人上上課,今後要采取進一步的動作也會有了更多的理由。不過荷蘭人看來還沒有從接連的失利中緩過勁來,並沒有再次冒然出兵,而是選擇了走文鬥路線,派出使團來跟海漢進行交涉。

    但這種手段在執委會看來也沒什麽新奇,無非就是想以談判來拖延時間,而他們在談判過程中所能提出的交換條件,更是顯得虛弱無力。施耐德和顧凱幾乎都還沒有動用真本事,就已經把荷蘭使者噴得有些辨不清東南西北了。

    “這兩個荷蘭人顯然並不是外交領域的專業人士,他們估計連一個談判的提綱都沒櫻”施耐德毫不客氣地評價道:“不是我驕傲,今讓我和顧凱去跟他們談,其實真的有一殺雞用牛刀了。”

    “完全可以讓寶出麵跟他們談。”顧凱也毫不掩飾自己的態度:“跟這種外行談,確實有浪費我們的時間。”

    “這都是建立在我們能打贏他們的基礎之上,要是我們在福建打輸了,你猜猜他們會是什麽樣的嘴臉?”顏楚傑笑道:“所以你們倆也別把功勞都給攬走了,我們軍方也有一份的!”

    “跟荷蘭人談判這事,的確可以先放一放了。”剛進會議室的陶東來揚了揚手裏的文件:“喬誌亞從昌化發羚報回來,那邊的煉鋼廠馬上就要投產了,問我們要不要過去辦一個剪彩儀式。”

    海漢從169年6月開始就啟動了昌化至石碌的建設項目,修建一條從昌化港通到內陸石碌礦區的貨運鐵路,並且在同期開始在昌化建設煤鐵複合產業基地。在這兩年期間,海漢陸陸續續調集了超過六千移民到當地定居,還將囚犯戰俘的主要服役地改設在了石碌,近萬人二十多個月的勞作之後,昌化——石碌的貨運軌道順利通車,石碌鐵礦投入開采,而最後一個環節的鋼鐵冶煉廠也終須要宣告投產了。從石碌深山裏運出的金屬礦石,將和從安南黑土港運來的煤炭在昌化會合,生產出建設近代工業體係所需的大量鋼鐵。

    當然了,以本世紀的生產條件而言,即便是把昌化冠以“煤鐵複合產業基地”這麽高大上的名稱,但實際產能在穿越者眼中還遠遠比不了穿越前那種被強行關停並轉的鋼鐵企業。不過放在這個時代而言倒還算是比較亮眼,等過幾年規劃中的幾期工程全部完成之後,僅昌化一地的鋼鐵產量就將會超過整個遠東所有國家的產能之和。

    而喬誌亞從當初掉過去當工地監督修鐵路開始,就一直勤勤懇懇,這兩年除了周年慶這種大日子之外,喬誌亞也基本沒有回過三亞,一年中起碼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野外工地上度過的,著實當得起勞苦功高四個字。當然執委會給予他的待遇也相較以前提升了很多,喬誌亞在當地可以是貨真價實的土皇帝,軍政一把抓,大大的事情都可以直接拍板,權力絲毫不比儋州、瓊州府城這些地方的主政官員。而且由於當地的產業特殊性質,在行政上不再劃分到現有的任何州府管轄,而是貨真價實的執委會直轄地區。

    “這麽大的事,肯定是要去饒。”顧凱率先發表意見:“喬誌亞這幾年在外麵也的確辛苦,執委會派代表出席一下剪彩儀式,這也是對他工作的一種肯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