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96章 軍方的備戰(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1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2:56

    首先船上撤去了二層甲板的炮位,將其改建為載人艙位,這樣每艘船就可以比原來多運載一個連的兵力。其次在甲板上部署了共計四艘船和相應的吊放設施,可以在不便近岸停靠的地方快速放下船,由人力劃槳登陸。然後是船隻的部分側舷改造成了外翻式的構造,在停靠岸邊時向外放下這部分船舷,就可以充當船隻與岸邊之間的跳板,讓人員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實現登陸,並且船艙中的各種輜重物資也能比較容易地卸載到岸上。此外對於船上的艙室和其他配備,都根據登陸艦的功能需要做了不少調整,以求能在登陸作戰時盡可能短地縮短船上人員物資登陸所需的時間。

    這些改造當然也會對戰船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一方麵炮火輸出幾乎被完全取消,船隻的自衛能力將被大大削弱,另一方麵對於船舷、船艙等部位的改造,對於船身的結構強度肯定存在一定的影響。這樣的船隻要在作戰中實施登陸,肯定需要有其他擁有火力輸出能力的戰船實施保護才校不過軍方認為這種根據作戰需求所作出的改造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海軍一口氣就定了八艘船的改造方案。這八艘船滿載基本能夠將一個加強營的人員連同短期作戰的武器和物資一次裝運完畢,軍方認為這應該就是建立一個穩固的灘頭陣地所需的程度了。

    當然了,至於這種新改造的登陸戰船到底好不好用,在實際的登陸戰過程中應該如何使用,這就需要像眼下這樣的登陸演習來進行檢驗了。雖然目前僅僅隻有兩艘改造完的登陸船列裝海軍,不過這已經足夠讓軍官們琢磨出基本的戰法了。

    除了船隻方麵的改造,大人們所關注的另一個焦就是陸軍部隊所使用的新裝備了。以前在參加安南內戰的時候,為了能夠在灘頭快速建立起掩體,當時建造了大量的多功能平板車,既可以裝卸物資,又可以在短時間內連接起來形成一道簡易的防線。而如今這種車的構造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除了在車底覆蓋了一層薄鐵皮加強防禦能力之外,車身也實現了標準化製造,並且增加了將車連接在一起的扣件,以及支撐車豎起來的結構件。這樣工兵們在戰時要將這種車連接起來形成一道防線,所需的時間就更短了。

    此外由於石碌礦場開始產出銅礦,軍方也因此而得益,目前已經有一批各種口徑的青銅炮投放到炮兵部隊。相比之前列裝的鐵炮,青銅炮的優勢非常明顯,延展性好、易加工、散熱快、不易炸膛等等。此外銅炮在近海作戰領域還有一個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耐腐蝕的能力更強,不易像鐵炮那樣因為鹽分高濕度大的環境而生鏽。

    這個時期的鑄鐵並不能勝任高膛壓,而低碳鋼的冶煉技術還不是那麽過關,雖然海漢在鋼鐵冶煉技術的儲備上可以是獨步全球,但真正實現起來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海漢的鋼鐵產能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前,使用銅炮可以是一個提升炮兵實力的最簡單有效的過度辦法。不過在此之前的幾年中由於海漢一直沒有穩定的銅礦資源,所以鑄造的銅炮數量極其有限,民團裝備的大多數還是鐵炮。而在石碌礦場投產之後的一年時間裏,田獨的兵工車間已經為民團軍鑄造了兩百多門各種口徑的銅炮,替換那些使用壽命已經終結的鑄鐵炮。

    “目前參加演習這個營已經全部換裝了銅炮,四門1磅炮,四門4磅炮。比起以前裝備的鐵炮,現在的射擊速度提高了三成,火炮身管的壽命也增加了至少三分之一以上。”顏楚傑一邊看著炮兵們將火炮從船上卸到岸上,一邊向在座的同僚們介紹道:“另外由於火炮身管的強度增加,所以可以通過增加裝藥量的方式來延伸射程。現在同口徑火炮的射程比以前增加了四分之一,可以在遠東地區基本沒人能跟我們在同等距離上實現對射,哪怕是我們以前賣出去的火炮也不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