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71章 三亞新貌(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40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19

    單從市麵上的繁榮程度而言,三亞港已經跟廣州城外的珠江碼頭不相上下,而且這裏還遠比珠江碼頭更為整潔有序,隨時都能看到提著竹筐掃把不斷清掃街麵垃圾的清潔工,各種馱運貨物的牲口屁股上也都掛著糞兜,讓外來者都會對這裏潔淨的環境讚歎不已。

    除此之外,這裏的社會秩序也遠比大明治下地區的港口要好得多,街麵上隨時可以見五人一組的警察隊在徒步巡邏。強大的警力配備保證了偷雞摸狗之徒難以在這裏肆意妄為,凡是被抓到的竊賊或其他犯罪行為,最低程度都會被判三個月的苦役,隻要是腦子沒燒壞的人都不會在這個地方尋釁滋事。

    李奈所購置的別墅距離車站還有一段路程,隨從很是貼心地詢問李奈是否需要乘坐街邊的人力黃包車或馬車前往目的地。

    李奈擺擺手回絕了隨從的提議:“半年多沒來了,這段路就當散散步了,正好看看三亞港這半年的變化如何。”

    車站廣場往北,基本就離開了港區,進入市鎮了。海漢這幾年在這邊修建了不少商業房產,以租售的方式提供給外來人員。一部分收入較高的海漢歸化民,也在這裏購置有房產。當初李奈在這裏購房的時候,樓盤開發規模才不過兩三百戶人家,而如今僅僅是定居在茨人口,已經超過了兩千戶。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外來者,像李奈熟識的“瓊聯發”成員,幾乎都在這邊購置了房產,有的大戶甚至還購置了好幾套,類似船行老板詹貴這種舉家遷到三亞定居的例子也為數不少。

    不過李奈知道海漢的高層們都不在這裏居住,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仍然是住在勝利堡裏,此外在勝利港以東亞龍灣的海岸線上,據修建了不少專供給海漢首長居住的大型別墅,但李奈暫時還沒有去實地看過,也不太清楚具體的情形是什麽樣。

    到了這邊,認識李奈的人就明顯多了起來,走不了多遠就有人招呼他,然後停下來寒暄幾句。其中大部分都是來往於廣東和三亞之間的商人,這些人哪怕不認識海漢執委會裏那些不常露麵的大人物,也肯定認得廣州“福瑞豐”商行的三少爺,“金盾護運”的大掌櫃李奈。畢竟現在從廣州府發往省內各地的貴重錢物,至少有七成的護鏢生意都是被“金盾護運”攬下了,能跟李奈交個朋友,不生意上能便宜多少,至少能讓對方對相應的買賣更上心一些。

    當然了,還有一個眾人皆知但不會輕易宣諸於口的原因,那就是李奈與海漢饒密切關係。江湖傳言“福瑞豐”當初能夠搭上海漢這艘順風船一路飛黃騰達,主要就是靠了這位李三少爺在三亞跟海漢人談判的結果。雖然不知道雙方具體的交換條件,但海漢這幾年有什麽好事可是一直都捎帶著“福瑞豐”,一路把李家捧成了廣州府最紅的大戶。海漢出產最值錢的物件,一直都是由李家掌控在兩廣地區的代理權,幾年下來都沒有變過,光這一條就足以讓李家賺個盆滿缽滿,令人羨慕嫉妒恨了。

    而且海漢對李家的支持不僅僅是表現在生意方麵,崇禎元年人家二話不直接就派了幾百大兵到李家莊解圍,打敗了圍困當地流寇大軍。之後更是協助李家搞起了護鏢生意,以“金盾護運”今時今日的實力,隨時都能拉出七八百全副武裝的護鏢隊來,隻要不是造反,自保肯定無虞了。明眼人自然看得清楚,這“金盾護運”的護鏢隊除了穿的製服之外,其他的基本都跟海漢人手下的民團一模一樣,帶隊的鏢師也多是從海漢民團退伍下來的老兵,這護鏢隊隻要換一身皮,立刻就能變身海漢民團。

    就算大明沒什麽人知道“帶路黨”這個稱呼,但隻要是在兩廣地區商場官場有點地位的人,至少也能看得出海漢與李家之間的利益瓜葛非同一般了。跟李家三少爺混個臉熟,不定在三亞遇到什麽事情需要幫忙,讓李三少爺出麵跟海漢人打個招呼就搞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