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16章 合作的內幕(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44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4:03

    這種分工一度在安南朝堂上存在著比較大的爭議,的確沒有哪個國家會將自己的邊疆交給外**隊來守衛,哪怕是自己的盟友也著實太別扭了一點。但持反對意見的人卻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因為安南海軍在目前的確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和船隻部署到遙遠的南方,去接替海漢海軍的駐防職能。而海漢海軍在駐防到南方港口之後,當地飽受西方殖民者騷擾的狀況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可是安南海軍所無法達成的效果。

    海漢對於海上防務的分工倒是沒有太多的忌憚,雙方的海上武裝在實力上的差距太大,不是海漢幫助他們打造幾支艦隊就能改變的。而且安南軍方對於海漢提供的軍備有著極高的依賴性,如果失去海漢的支持,安南官軍的戰鬥力很難持續太久。白了安南海軍能有多少戰鬥力,其命脈還是掌握在海漢手中,海漢不支持的話,安南永遠都別想在南部駐紮海軍。不過這個道理隻有當事者明白,那些隻混跡於朝堂之上的文官卻根本不知道其中這些貓膩。

    而這種依賴性極大的軍事合作方式給安南帶來的“好處”可不僅僅是節約兵力和軍費,安南軍方上上下下,隻要跟軍事合作相關的人員,多少都從其中得到了很實際的好處,甚至連來此視察的鄭柞,也是既得利益者名單中的一員。

    海漢與安南官方高層最初的接觸便是由鄭柞出麵,之後的各種協議和合作事宜,也幾乎都有鄭柞的參與。由於海漢介入安南的時機正好是其內戰期,雙方的官方關係基本都是建立在軍事合作的基礎之上,而軍備采購的豐厚利潤也為海漢給鄭柞這樣的經手人和決策者奉上“回饋”提供了不少方便。

    本書創世中文網,為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李毛仔等人摩拳擦掌準備要在台灣雞籠港開辦民營造船廠的同時,千裏之外的安南峴港,顏楚傑正與安南實際掌權者鄭梉的大兒子鄭柞一起視察當地一間由雙方合辦的造船廠。安南目前在台麵上當皇帝的是黎神宗,但這個皇帝僅僅隻是鄭梉手中的傀儡而已。而鄭柞在安南國內的實際地位,就與大太子無異了。這次顏楚傑與鄭柞的碰麵雖然是打著“聯合軍演”的旗號,但除了軍事演習之外,雙方也還有很多其他的合作項目需要商談,其中也包括對之前一些合作項目的建設成果進行驗收,這峴港的造船廠便是其中之一。

    峴港這地方早在1629年安南內戰結束之後,就已經被安南朝廷劃給了海漢作為“永久租界”使用,實際上也就成為了海漢所控製的海外飛地之一。而這種性質的“租界”,在安南南部除了峴港之外,還有歸仁、金蘭、頭頓三處海港,自北向南次第分布在中南半島的海岸線上。這四個租界港口過去都是南越政權治下的地盤,峴港在其中並不是建設規模最大的一處,但因其最早被海漢實際占領,所以開建設進度和配套設施的完成度也是四個港口中最高的,其中也包括了一間大型船廠在內。

    海漢與安南朝廷的合作協議當中,也有海漢提供技術,援助安南展海軍和海上貿易的內容,而造船廠便是實現這些目標的必要手段之一。峴港船廠的建設資金中,有大約三分之一是由安南提供,因此這座船廠建成之後,除了要為安南軍方打造戰船之外,同時也擔負了為安南培訓船匠的使命。安南方麵每年都會挑選一批人員,到這裏來一邊做工一邊學習造船技術。

    當然了,海漢的造船技術並不是這麽簡單就能照搬的,很多涉及到船舶設計、建造方麵的技術關鍵,對缺乏係統知識的安南船匠來就是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隻能學會按部就班地造船,但想要自己從頭設計、建造海漢式的戰船,暫時仍難以辦到。此外船上一些關鍵零部件的製造,比如舵輪傳動係統的製造技術,就是海漢方麵一直秘而不宣的技術壁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