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68章 戰爭利弊(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1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4:19

    但這種國境線上的摩擦從去年開始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而且安南人現對手已經開始頻繁地派出人員越過國境進入臨海地區活動,這分明是在戰前偵查地形的意圖了。於是安南朝廷宣布關閉與瀾滄國之間的所有關口,停止一切人員活動和貿易往來。這樣一來,瀾滄國原本還能通過安南商人轉運來實現對海漢貿易,也由此全部終止了。

    瀾滄國的帕盟寇王顯然並不指望通過談判磋商來解決這個困擾兩國多年的問題,從去年年底開始,便調動軍隊在安南同海縣附近的國境西側集結。而不堪其煩的升龍府也打算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件事,同樣也開始往當地調集部隊。

    目前的安南軍隊在理論上已不需要再雇請海漢民團軍直接介入戰事,他們自己的實力已足以應付瀾滄國這樣的外敵,不過出於謹慎考慮,安南軍方還是希望能提前訂購一批軍火,以應付戰爭中將會出現的消耗折損。由於瀾滄國是內6國,安南的海軍也派不上用場,所以這次的訂單內容幾乎都是以6軍裝備為主,特別是戰爭中消耗量極大的彈藥,此次更是占據了將近一半的金額。

    “看樣子安南人並不會滿足於擊敗對手,他們是真打算要跟瀾滄國好好幹一場了。”在審閱了鄭柞向海漢兵工提交的訂單之後,陶東來毫不掩飾地出了自己的看法:“這次的量比他們內戰時向我們下的軍火訂單還要大了不少啊!”

    王湯姆道:“參謀部也分析了雙方的實力,認為安南軍應該是明顯占優的一方,畢竟從武器裝備到人員培訓,都有我們參與其中,沒理由打不過一個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的國。不過這場戰事很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因為瀾滄國境內幾乎全是連綿不斷的山區,而且交通建設狀況比較落後,安南軍即便能打進瀾滄國,軍隊的輜重補給運輸將會麵臨很大的考驗。”

    安南現有的武裝部隊幾乎是與海漢民團一脈相承,大量軍官都曾在安南北部海岸的塗山訓練基地接受過海漢軍事顧問的培訓,一部分高級軍官甚至還有到三亞的海漢軍校留學的經曆,作戰指揮的方式和理念都大量照搬了海漢模式。而其軍隊的武器裝備更是高度依賴海漢,目前列裝的火槍火炮基本全是產自海漢,完全可以稱之為海漢的忠實擁躉。

    但這種依賴於熱兵器的軍隊有比較明顯的弊端,就是更受限於後勤供應,隻要彈藥補給一斷,戰鬥力就會跳水式下滑。熱兵器的列裝比例越大,這種趨勢就越明顯。在這方麵就算是他們的師傅海漢人也並沒有十分有效的解決辦法,在6上作戰也隻能依靠大量的勞工和畜力來運輸投送補給,運作效率並不會比同時代的封建王朝軍隊高出多少。

    所以海漢向外擴張的策略一向都是是選擇近海地區,而不會過多向內6擴張,因為軍方高層很清楚,海漢民團軍在遠離海岸線之後的表現很容易受限於後勤補給,戰鬥力下滑將是不可避免的狀況。師承海漢的安南軍隊也存在同樣的短板,在進入到內6山區之後,原本強弱比較分明的雙方很可能會進入到拉鋸戰狀態,參謀部正是因此而作出了戰事不會在短期內結束的判斷。

    作為安南的盟友,海漢當然會在戰爭爆時選擇支持安南,不過如果戰事持續的時間長一些,對海漢來倒也未必是壞消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最起碼麵向安南的軍售訂單會因此而多出不少收益。而且安南軍隊與瀾滄軍隊在內6山區的交戰實例,也將會成為海漢軍方今後修訂戰術的參考資料。畢竟海漢民團軍進入內6山區的作戰經驗不多,起來似乎也就隻有1631年石碌礦場暴動後民團軍進入瓊中山區平亂,算是考驗了一下民團軍在這方麵的作戰能力。

    主管兵工生產的白克思道:“不過我們的外貿型軍火沒有這麽多的庫存,隻能跟他們簽署分批交貨的協議,不知道安南人能不能接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