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76章 前往昌化港(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42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4:21

    “安西先生的提議不錯,但我不能立刻在這裏做出決定,像這種重要的貿易協定,在流程上還需要公司議事會進行討論表決。等我回去之後會讓議事會好好研究這個提議,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讓我們雙方都覺得合理的合作方式。”範迪門的話得很婉轉,對於這門生意的可行性也不置可否,分寸倒是拿捏得很好。

    安西略微失望地攤手道:“好吧,我們會等待你的答複。不過我必須要提醒你,想要在南洋做我們代理商的人可不少,如果東印度公司放棄了這個機會,那真是錯過了一個大好的商機。”

    範迪門心道這是商機還是危機真是很難,海漢最初在兩廣、安南這些地方的商業活動就是以鹽業為開端,甚至是以不賺錢的低價傾銷來強行打入市場,到後期卻幾乎控製簾地絕大部分的進出口貿易,賺取的收益比販售食鹽可觀多了。南洋的商業形態遠比大明要原始,對於海漢層出不窮的商業手段也更加缺乏抵抗力,海漢一旦進入這個市場,取得控製權的難度估計比先前的地區要低不少。

    如果海漢找了其他人合作進入南洋,範迪門倒是不怎麽怕,東印度公司在南洋經營了十幾年時間,分銷渠道遠非別家可比,這一點甚至連海漢人也很清楚。換作別家來做同樣的事情,所需花費的工夫隻怕要多上幾倍,所以安西才會試圖勸範迪門加入到販售海漢鹽的大業中來。

    在參觀鹽場期間,範迪門注意到不斷有船隻6續進出鶯歌海港灣,裝運碼頭上堆積如山的食鹽。雖然不清楚這些運鹽船的下一站是哪裏,但從船隻進出港的頻率來看,這裏的生意的確是相當不錯。安西吹噓這裏的食鹽可以供應兩廣和安南北部所需,看樣子倒也不像是在吹牛。

    本書創世中文網,為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當然要把這些曆史錯誤完全歸結於前任總督科恩的指揮失當,似乎也不太公平,畢竟在科恩的任期內,東印度公司的要目標並不是鏟除海漢這種無關緊要的武裝勢力,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在等著冒險家們去完成。同樣來自歐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殖民者,才是當時荷蘭在遠東地區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以東印度公司的實力,的確也沒辦法再分出一部分精力去給自己樹立一個新的對手。但誰能想到海漢隻花了短短幾年時間,就從無到有成為了南海地區實力屈一指的武裝勢力呢?這種不合常理的狀況,的確很難在好幾年之前做出準確的預牛

    至於巴達維亞議事會裏那幫官僚,大部分人都隻是遠在歐洲的大股東們派來遠東的利益代理人而已,他們所追求的純粹隻是經濟上的收益,並不願意接受作戰行動所需的軍費開支,哪怕是跟葡萄牙、西班牙和大明作戰,他們也是先考慮戰後是否會獲得直接的收益,而非戰爭結果所帶來的長遠影響。對這些人來,跟海漢打仗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能不做最好就別做,還是省下軍費多收購幾百擔生絲要更劃算一些。

    範迪門在繼任總督職位後自然也有一番想要實現的個人抱負,但巴達維亞的戰後重建工程大大拖慢了他對東印度公司所做的展規劃,絕大部分的資金和資源都隻能優先投放在巴達維亞,否則東印度公司在遠東地區的統治基礎都有些不太穩固了。而海漢在這段時期內的展和擴張度隻能用突飛猛進來形容,當荷蘭人還沒有從上一場與馬打藍國的大戰中緩過勁的時候,卻現海漢已經不聲不響地把觸角伸到了自家門口。範迪門雖然並不喜歡海漢,但他是一個很務實的人,在明確己方無法靠武力戰勝海漢之後,他就忍辱負重地選擇了妥協,希望能以此換取時間讓東印度公司恢複元氣,調整展方向,然後再尋求機會與海漢展開競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