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09章 開國慶典(九)(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9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4:32

    至於觀禮區的民眾,就更分不清這些火炮的種類了,不過個頭越大威力越大,這個道理應該都是通用的,看到自家軍隊有這麽多的火炮,民眾心中自然也會覺得與有榮焉。

    緊隨在炮兵部隊之後的是騎兵營,這支部隊因為成軍不易,在海漢軍中的編製也是獨一無二。營長哈魯恭舉著馬刀,親自在方陣最前麵帶隊。哈魯恭對戰馬的要求極高,當初穿越的時候也是專門帶一批良種馬過來,後來又通過葡萄牙人66續續買到了一些安達盧西亞馬和阿拉伯馬,此次勉勉強強湊齊了百匹戰馬參加閱兵。

    雖然騎兵營的編製規模不大,不過以戰馬質量而言,海漢騎兵營在這個時代的遠東地區絕對算是強軍,而且裝備也遠勝同行,騎兵們的武器除了精鋼馬刀之外,還有後膛式雙筒火槍和一把五連火帽轉輪手槍,單兵火力堪稱強大了。這種火帽轉輪手槍從去年才開始在田獨兵工廠中量產,雖然精準度和射程都沒什麽優勢,但連續擊能力可以讓騎兵在近身戰時獲得極大的優勢。不過因為這種槍的製作工藝複雜,產能十分有限,除了這支騎兵營之外,也就隻有近衛營中擔當近身警衛的士兵,以及其他部隊中連級以上的軍官才有資格配備這種新式武器。

    從單兵裝備水平來,騎兵營可以算得上是跟近衛營、特戰營平起平坐的第三支精銳部隊了。但海漢近兩年的對外戰爭多以奪島和攻擊海港據點為主,真正能留給騎兵揮的空間很有限,所以哈魯恭精心調教的這支部隊卻沒有多少用武之地,遠不及錢敦的特戰營表現亮眼。

    本書創世中文網,為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不管是台下還是台上,在場的絕大多數觀眾對於參加閱兵式的6軍部隊番號和編製都並不熟悉,灰撲頗軍服乍看起來又幾乎都是一模一樣,也隻有通過高音喇叭裏的解才能勉強弄明白通過主席台的每個方陣是對應了哪一支部隊。當然了,也隻有在這種比較特殊的環境下,民眾才會愕然現原來海漢軍的規模又龐大了不少。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觀禮台上坐著的各**政要人,一邊觀看隊列行進,一邊已經開始暗自在心裏盤算著海漢的大致軍力。按照海漢半公開的軍事信息來推算,這些部隊應該都是四四製的加強編製,即營下屬四個連,連下屬四個排,排下屬四個班。營級單位還有炮兵、工兵、後勤、醫療、通信、政工、營部指揮體係等等編製,算下來一個營至少是在千人左右。

    海漢在海南島一南一北各部署了一個營,香港、澎湖加上舟山也各有一個營的編製,部署在安南的部隊雖然比較分散,但北部有黑土港、塗山半島基地,南部有峴港、歸仁、金蘭、頭頓四處港口,這麽多地方都有駐軍,編製怎麽也得有兩個營了。此外還有台灣、南海安不納島這種駐軍編製不詳的地方,粗略算算,光是這些部隊就有七八千饒規模了。當然了,這還並非海漢6軍的全部,因為後麵緊跟著又出現了其他編製的部隊。

    海漢炮兵營是目前6軍中唯一的專業化炮兵部隊,編製以野戰炮兵為主,同時也涵蓋了各地港口岸防炮工事中的炮手。而今在這閱兵式上所展示的,主要還是以野戰部隊的裝備為主。

    海漢6軍所使用的火炮從火力上可簡單分為三磅炮、六磅炮、十二磅炮、二十四磅炮和口徑最大的四十八磅攻城炮。其中炮身重量較輕的三磅六磅火炮一般都是配備到營級甚至是連級作戰單位,例如特戰營所配備的野戰火炮就是經過專門減重設計的輕型三磅炮,隻需一匹馱馬就可以帶走。而稍大一些的火炮就必須要有相應的載具才能具備機動力,像沉重四十八磅攻城炮就需要至少四匹馱馬和專用的炮車才能搬運,對於通行條件也有一定的要求,攻打台北地區西班牙據點時,就曾因為野外無路造成攻城炮搬運不便,險些誤了戰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