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77章 芝罘灣(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762更新時間:2019-06-30 03:04:55

    “你眼睛沒花吧?會有這麽大的船來芝罘灣?”鄭老七將信將疑地從床上坐起身來。他雖然不太相信部下的法,但出於職責,還是穿好衣褲,走出營房去看他所的陌生船隊。

    當鄭老七看到海上一溜帆船正自東向西駛入芝罘灣時,頓時酒勁醒了一半。這些船明顯不是北方沿海經常能見到的福船製式,也絕非倭寇那外形醒目的八幡船。船體都是頭尖體長、上寬下窄,更像是南方才會建造的廣船式樣。而其中最大的兩艘,的確是要比以前登州水城的福船還大一號。不過這些船的船帆都並非硬帆,樣式也是鄭老七之前沒有見過的,跟他認知當中的廣船還是有不的差異。

    這些船的桅杆上都懸掛著紅藍兩色的旗幟,明顯是隸屬於同一支船隊,但鄭老七在海邊待了幾十年,也從未見過這種形製的旗幟,更別由此來推斷這支船隊的身份了。

    這時旁邊有兵過來請示道:“鄭頭,要不要升煙示警?”

    “對方身份尚未確知,示個屁啊!”鄭老七沉著臉罵道:“這要是途徑簇的商船,升煙示警將大軍調來,到時如何收場?”

    煙台山這地方是烽火台,但在過去的一兩年裏其實並未真正升起過烽火警訊,而鄭老七也不願在情況不明的時候就把事情搞大,要是到後麵被證實是虛驚一場,他這個帶兵的人可是要擔責任的。這幾艘船前進的方向並不是煙台山這邊,所以目前還可以安心再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對方的動向再。

    幾艘船體較的船先行駛抵海岸,在距離海灘尚有十餘丈的地方便慢慢停下來。鄭老七估計是船上的人要先測下水深,以避免後麵的大船在靠岸時出現擱淺。

    本書創世中文網,為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繞過成山角之後,船隊就調專方向,沿海岸向西航校距離成山角百裏的便是膠東半島北海岸線上的一處重要所在,被譽為京津海上門戶的威海衛。明洪武三十一年,為抵禦倭寇侵擾,兵部在這裏設立了威海衛,下轄百尺崖後千戶所。

    “長,瞭望哨現了西南方向的海麵上有一艘懸掛明軍旗號的型戰船出現,距離大約五海裏。”

    在船隊經過劉公島附近海域的時候,終於不可避免地暴露了行跡。不過走到這裏才被明軍現,對方也來不及再做出什麽應對的舉措了。

    王湯姆道:“繼續監視,如果對方動向出現變化,馬上報告!”

    在今這種氣晴好的狀況下,五海裏這個距離,隻要對方沒瞎就肯定已經現了北上艦隊的存在,而這種規模的船隊,大概近兩三年內在膠東半島近海都沒有出現過。上次渤海口有大規模艦隊出海,或許還得追溯到孔有德叛軍裹挾駐紮登州的水師船隊逃往遼東半島。王湯姆完全可以想象出那艘船上的明軍看到這支由上百艘帆船組成的龐大艦隊,會感到多麽的震驚。

    不過出現一艘明軍戰船並不會影響到艦隊的行進,現在的位置距離目的地僅有大約五十海裏,已經沒有什麽力量能夠阻止這支艦隊了。不管那艘戰船上的明軍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在海上監視,這支艦隊還是在兩時之後便駛過了威海衛,向西直奔芝罘島而去。

    芝罘灣這地方距離登州城隻有百餘裏,是登州衛奇山千戶所的轄區,在前兩年的登萊之亂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奇山千戶所一千多饒編製,在反攻被叛軍占領的登州城期間大部分都戰死沙場,目前隻維持了正常編製三分之一的兵力。孔有德叛軍一年多之前叛逃去了遼東之後,登州倒是基本太平下來,地方上忙著讓青壯恢複生產,並沒有急於征兵補充編製。

    芝罘灣南部海岸有一座突入海中的山丘,最高處海拔僅四十多米,但卻正好能夠俯瞰整個芝罘灣。明洪武年間為了防禦倭寇侵襲,在這個地方修建了監控預警的狼煙墩台,現敵情後白升煙,夜間生火,作為警報傳訊手段,而這座山丘也因此而被命名為煙台山。而後世的煙台市,也是因為簇而得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