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64章 參考資料(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64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6:07

    薑翰應道:“此戰雖已是四年之前的戰事,但當年消息傳回國內,卻是令民心大振。當初國內對出兵福建爭議頗多,據執委會的首長們也是意見不一,但此戰之後便再無異議,之後進軍台灣,北上浙江、山東,可以都是此戰打下的基礎。劉先生挑中了這一戰,的確是慧眼識珠啊!”

    當下薑翰便領著劉尚,去到館內深處的借閱處,向工作人員報上了需要查看的戰事記錄。不多時工作人員便取來了三份相關資料,一份是當時記錄了戰事全過程的時報特刊《海漢時報·南日島戰役紀實》,這份特刊創下當年的時報發行紀錄,當時報社加印了三次才滿足市場需求;一份是由三亞大學客座教授,原大明儋州知州嚴明君撰寫的《血戰南日島》,此文已被收錄到了海漢高級學堂必修課本之中;還有一份是現任文化教育部部長寧崎親自創作的《1631福建海戰始末》一文,當時寧崎便是出使福建的帶隊官員,親曆簾年五月至七月間在福建海峽爆發的戰事,而他所撰寫這篇文章便是返回三亞後在執委會上作報告時所用的文稿,後來也曾在官方媒體上刊載過。

    這三篇稿件各有特色,第一篇是時效性的文章,出使福建的艦隊返回三亞的第二便發行了這期特刊,讓這一場戰爭的宣傳得以在最佳的時機展開,也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第二篇由前大明官員嚴明君所寫的文章是歌賦體裁,對戰事的描述相對抽象,文學性更為突出,所以被選入了課本之鄭而第三篇由親曆者之一寧崎所寫的文章更有臨場感,細節方麵也更為詳盡,不過因為這份文稿原本是內部參考資料,所以文中有大量涉及軍事情報的具體數字都被刪節處理了。

    本書首發創世中文網,為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薑翰帶著劉尚穿過大廳,來到一張碩大的木桌前。這桌上分開擺放了十來本足有兩寸多厚的書,每本都是兩尺長一尺寬,頁麵相比日常所能見到的書籍大了不少。旁邊還放了一些紙墨筆硯用品,有另外兩三人也正在翻看這些大書,還不時往白紙上摘抄著什麽。

    “此乃可借閱的書籍文稿目錄,你先看看感興趣的內容,拿紙筆記下來,我再拿去櫃台辦理借閱手續。”薑翰輕聲向劉尚明了這些大書的使用方法:“每次最多可借閱三份資料,歸還之後方可另行再借。”

    劉尚也壓低了聲音問道:“那借閱的文稿可否帶出圖書館?”

    薑翰搖頭道:“我等平民是不行的,隻有在官府辦的三亞大學在校學生,各個衙門裏當差的公人,才能憑證件登記,把文稿借走數日。”

    “原來如此!”劉尚心道這圖書館的規矩倒是頗多,不過若非如此,隻怕這裏收藏的資料要不了幾日就會陸陸續續無故失蹤了。

    劉尚再看那些大書的封麵上,分別寫有文學、地理、科學、法律等等,他正待想先看哪個方麵的資料,薑翰已經抬手指著桌上一本目錄道:“海漢國史,先生需要參考的資料,大概是要在這裏麵找了。”

    劉尚便依他所言,將那本目錄取過來,才發現書冊的側麵還有密密麻麻的許多分頁標簽,以備快速查詢內容。劉尚很快找到“戰爭”一欄,然後從標簽粘貼處翻開,見所列的條目也滿滿當當的數頁。

    海漢戰史是分年份歸檔,從1627年登陸榆林灣與明軍水師的第一次武裝衝突開始算起,然後曆年的戰事都有一一記錄。其中自1628年參與安南內戰開始,戰事就逐年密集起來,而且對手眾多,除了明軍之外,海漢先後與廣東流寇、福建海盜、南越叛軍、葡萄牙人、荷蘭人、西班牙人、浙江武裝海商、山東土匪、遼東後金軍等等諸多勢力有過交手記錄。就連近期在南海星島與柔佛、英國的交戰記錄,也已經補充在了最後一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