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76章 公務出行(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32更新時間:2019-06-30 03:06:11

    劉尚聽同行其他人介紹,所乘這艘船正在停靠的港口便是過去崖城水寨的所在地。不過他從舷窗望出去,卻根本沒見有半點軍營的氣象留存下來,就連當初水寨的寨門連同上麵懸掛的匾額也都早就被拆除掉了。如今這裏是一處貨運為主的港口,往來與茨客船將本地的農林產品及深加工之後的高級商品運往外地,其中一部分用於出口的商品將被運往臨近的三亞,進行最後的精細包裝,這樣它們外銷的價值將至少能上漲一到兩倍。

    “三亞特釀的主要原材料產地就在這裏。”同行的一位農業部官員告訴了劉尚一個令他驚訝的消息。

    “所以三亞特釀並非產自三亞,而是崖城?”劉尚有些不解地問道:“那為何當初沒起名叫崖城特釀?”

    那名官員解釋道:“你沒聽明白,我的是原材料產地。三亞特釀的一部分低端產品的確是在這裏生產,不過能賣得起價錢的高級貨還是在三亞那邊製作。”

    崖城縣的甘蔗種植麵積達數千畝,幾乎占到了瓊南地區甘蔗產量一半左右,而這些甘蔗除了用來製糖之外,另一個最大的功用就是以甘蔗糖蜜為原料生產的三亞特釀了。不過因為海漢的玻璃生產車間幾乎都是集中在三亞那邊,所以高檔酒的灌裝和包裝也都是在三亞完成,而這邊所產的酒相對低端一些,基本都是使用陶壇儲運。

    劉尚初來乍到,對於這些產業分工並不了解,聽了專業人士的解釋之後才恍然大悟。三亞特釀他自然是早就知道,來海漢之前就已經品嚐過其獨特風味,可以與糧食酒各有千秋,但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東西。但海漢的商業包裝能力確實撩,各式各樣精美的玻璃瓶禮盒裝,從高到低多個價位的產品覆蓋,加上許多收受了好處的文人賣力鼓吹,餐飲行業為求返利不遺餘力的推銷,使得這種酒成為了社會中上層的一種流行風尚,近幾年在大明東南沿海地區的銷量頗為不錯,每年都能為海漢帶去可觀的利潤。

    這樣一種帶著明顯海漢標簽的產物能夠在市場上風靡一時,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於海漢強大的商業運作能力,能將品質並不算特別出眾的產品,包裝成民眾競相消費的香饃饃,對於海漢的這個本事,劉尚內心還是很服氣的。劉尚來三亞之前也曾接觸過不少海漢商品,總體的感覺就是海漢總是能將一兩銀子的貨設法賣出兩倍三倍甚至更高的價錢,而且還能讓買家趨之若鶩,心甘情願地掏錢買下。從商業運作和銷售技巧方麵來,海漢真是遠勝大明的商界同校

    停靠碼頭之後,水手便來艙房通知眾人可下船歇息。劉尚沿著跳板走到岸上之後,便正好看到旁邊停泊的一艘貨船正在裝運一壇壇的酒,一眼看去碼頭上堆放的數量怕是有千壇之多。整個碼頭的空氣似乎都彌漫著一股酒香,這不免讓眾人肚子裏的酒蟲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有好酒之徒已經在商量,今晚能不能得到解禁喝上幾杯。

    與劉尚的預計有所差異的是,這隊人下船之後並沒有前往縣城住宿,而是打算就在碼頭附近的客棧暫住一晚,等明再前往縣城。於寶下船後對這個安排作出了解釋:“今色已晚,我們去縣城已經錯過了飯點,到時候那邊又要張羅著招待,估計要到睡覺的時候才能吃上晚飯,倒不如在這邊歇一晚,明早點出發過去也是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