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01章 打擊信心(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9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6:19

    不過這麽一來,劉尚又不免連腳趾都抓緊了,隻要張千智在他方圓幾丈之內,這種被野獸盯上的感覺就從未消失過。他到現在都仍然不能確定,這究竟是張千智在監視自己引發的警覺,還是純屬自己心虛而導致的神經過敏。好在張千智的工作駐地就在瓊北,劉尚知道自己隻要再堅持幾日,應該就能徹底擺脫這個心魔了。

    嚴明君帶著巡視組去參觀的,自然是白鹿書院和瓊西書院這樣的本地知名教育機構。劉尚在上午的座談會上一直走神,根本沒怎麽聽進去當時嚴明君的講話內容,直到進了書院以後,才恍然發現這儋州的書院與自己認知中的書院環境大不一樣。

    儋州書院中所培訓的並不是隻會寫詩詞歌賦和八股文的讀書人,而是由各式各樣的職業培訓為主,比如航海專業學員的就職方向是船上的領航員、水手長和大副等關鍵職位,而金融貿易專業的學員則將會在畢業之後進入國營商業機構、銀行,甚至是商務部等單位工作。這些專業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由教育部統一提供,而授課教師也都接受過專門的培訓,甚至有些講師本來就是從業多年的專業人士。

    這裏的職業分工之詳細,足以讓劉尚感到驚歎,就連種田為主的農技學科,下麵也還細分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農林產品深加工等多個學科。而學時則以專業難易程度各有不同,有些速成班不過短短幾十日,一些艱深的專業則可能需要學上好幾年。

    至於那些隻會講授經史子集的老夫子們,書院雖然也還是會養著他們,但基本就沒有安排多少授課內容了,除了教教掃盲班識字課之外,剩下的幾乎都是自行安排的自由時間了。他們要鑽研學問也好,要寫字畫畫也行,哪怕是帶親傳弟子出外遊曆,書院對其都沒有太大限製。

    用市長張新的話來,養著這些老夫子也花不了幾個錢,文化終究還是得要有人來傳常就算吟詩作對、寫寫畫畫這些文化活動不具備什麽生產力,國家也還是願意撥出專款讓這些“文化人”去做他們想做的事。當然了,前提是要服從官府的管理,別像以前忠明書院的黃子星那樣搞出一些違法的勾當。

    對於劉尚來,海漢的這種教育體係無疑是非常新穎的事物,海漢人對專業人員的任用並不需要通過科舉之類的層層考試來完成招募,而是由這些職業教育機構推薦自己的學員,專業機構審核過關就夠了。這就意味著很多沒有讀過四書五經的普通人,也有機會通過掌握專業技能,進入到海漢的官僚體係中任職。雖然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隻是“吏”而不是“官”,但隻要進到這個體係裏,就相當於是獲得了一個上升的通道。今後不管是加入青年團也好,爭取進修的機會也好,總會有由吏變官的可能性存在。

    不過劉尚也留意到這些民辦教育機構都沒有蒸汽機相關的專業,據介紹這種專業暫時還沒有對民辦機構開放權限,隻能在三亞的官辦學院中才能研讀相關的課程。這讓劉尚稍稍有些失望,如果這裏有民辦書院可以接觸到蒸汽機,那就可以設法安排冉這裏來學習了。

    參觀了一圈下來之後,劉尚發現本地書院的這些專業設置基本上都是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學員往往在入學的時候就已經大致確定了今後的就業方向,甚至有些專業在入學時就已經與用去位簽署了相關的協議。

    對於大量家庭條件一般的普通學子來,這樣的入學、就業道路無疑是省下了大量的時間,避免了走彎路的可能。相較於那些考科舉考了數年數十年都沒能拿到功名入誓讀書人來,通過接受職業培訓來獲得一份收入穩定,並且擁有上升空間的工作,對普通人來才是最為穩妥的人生路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