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52章 建交與通商(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48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7:40

    海漢通過這個協定,從大明索要到了自己所需的各種條件,以後在大明境內的各種經營活動,也就不用再像過去那樣遮遮掩掩了。這對於海漢來,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都還是其次,兩國關係改變之後將會帶來的長遠收益才是最為重要的部分。

    穿越集團自三亞登陸以來,原材料、勞動力和銷售市場,一直都是製約海漢國力發展的三大要素,為此海漢想方設法開辟海外殖民地,從大明、安南等國引入移民補充勞動力,又以武力作為敲門磚,強行打開了大明和東南亞的市場。而與穿越者們同根同宗的大明,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海漢解決這三要素需求的主要方向。

    九年時間,穿越者們終於是讓大明這個遠東強國向自己低下了頭,盡管這個動作對大明來可能不是那麽情願,但對海漢的意義卻是非凡。穿越者們數年來一直立誌要把海漢打造為遠東第一強國,而衡量這個“第一”的標準,自然就是要看大明對待海漢的態度了。

    過去大明高高在上,對於海漢通過福廣兩省官員提交到朝廷的建交提議根本就不搭理,但自從海漢越過了福建海峽北上,兩國間的力量對比便在無聲無息間發生了變化。原本占據主動的大明因為國內國際的局勢惡化而變得越發脆弱,海漢卻是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地發展壯大,甚至具備了在距離本土幾千裏之外的陌生地域發動千人級規模戰役的能力。而海漢所能提供給大明的軍事援助,也從過去的紙上談兵變成了如今由兵部侍郎親眼見證過的實錘。

    自崇禎帝以下,朝堂上的大臣無不認同讓海漢在北方前線吸引後金火力的做法,為此暫時在國土爭端問題上吃那麽一點的虧,其實是很劃算的買賣。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都認為這種被動的狀況不會持續太久,等攘外安內的工作做完之後,再慢慢調集兵力把海漢人從這些占領區趕出去便是。

    這當然是大明高層人員一廂情願的想法,以為不管形勢有多麽嚴峻,當下的委屈求全都隻是暫時的。隻要日後能騰出手來,隨時都可以再把海漢人趕離大明。當然了,會有這樣想法的高官大多是在京城裏,而地方上能夠與海漢日常接觸到的官員就不會這麽糊塗了,畢竟海漢吞下去的那些曾經的大明領土,可從來都沒有再吐出來過。

    而真正覺得自己委屈求全的,反而是海漢這邊,畢竟手上掌控著這個時代作戰能力最強的武裝部隊,卻隻能耐著性子跟大明慢慢交涉,而不能爽快地采用武力手段降服大明,這對像石迪文這樣的帶兵大將來無疑算是一種折磨。如果要是讓石迪文來選擇一種讓大明低頭的方式,他或許真的會考慮帶兵打進杭州甚至南京,讓大明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海漢的立場有多麽堅決。

    不過發生這種狀況的可能性就跟大明決定主動跟海漢開戰一樣,兩個都不願意采取武力措施來打破平衡的國家,最終選擇了還是選擇了以和平的方式共處,然後雙方各取所需,獲得自己想要的條件。

    建交公告在杭州城張貼出來的時候,石迪文已經回到了寧波,與曲餘同商議正式建交之後在寧波搞一些實業,比如各種準工業化的製造工坊,由海漢出錢出技術,曲餘同這邊安排出人出地皮。以前想搞這種合作有諸多忌憚,曲餘同也擔心在自己的地盤上讓海漢人經營實業會被人抓到把柄,但現在有了通商協定,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放開手來實施了。

    不過他在寧波的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出去之後,很快便被聞訊趕來的各路商人給堵在了城裏。而原因便是杭州城貼出來的建交通商公告,嗅覺靈敏的商人在第一時間就會發現這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而能不能利用好這個時機,就得看海漢方麵願不願意合作了,所以才會有大批商人突然湧入寧波城,其中甚至不乏專門連夜從杭州趕來的商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