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31章 商業契機(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60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8:37

    而海漢對於這些商人也極為重視,雖然今這個宴會的重點在於官方外交,但仍然給予了這些商人入場參與的待遇。這在大明肯定是不可想象的待遇,商人們對此自然也表現得感激涕零,認為自己在海漢才真正擁有了與財產相當的社會地位。

    旁觀這種熱鬧場麵的外國使節們感受都大同異,簡單就兩個字:羨慕。雖然他們內心未必看得起這些商人,但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商人在海漢所構建的商貿體係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

    荷蘭與葡萄牙的使節對此自然是有著最深切的感受,這兩國都是以善於經營海上貿易著稱,但在海漢出現之後,他們很快就在南海地區淪為了配角,海漢吃肉,他們就隻有喝湯的份。利潤最高來錢最快的生意,幾乎都被海漢所壟斷,甚至還被禁止進入大明北部的沿海地區進行貿易,這樣的處境讓他們很難心平氣和地看待海漢的經營手段。

    不過這兩國互為競爭對手,就算對海漢有再多不滿意,也肯定是坐不到一張桌子上的。蘇克易找上了占城使節,而托馬斯則是跟安南王爺鄭柞坐到了一起。

    蘇克易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跟對方商議購買糧食的事情。巴達維亞議事會其實在年初就已經定下了要改變過去的糧食收購方式,不再由大成米行壟斷每年向官方供應糧食的業務,而是向占城國和其他糧食產地采購一部分,以減少對大成米行的依賴。

    拋開這期間會造成的糧食價格波動先不論,荷蘭人這種不把所有雞蛋放進一個籃子的做法本身其實沒有什麽問題。隻不過他們著實沒想到,那個能在巴達維亞糧食市場上呼風喚雨的商人,竟然是暗中為海漢效力的情報人員,而議事會決定對糧食采購程序作出的調整,在海漢看來就成了必須要加以阻止的措施。

    不過蘇克易終究還是慢了那麽一點,在此之前外交部便已經找過占城大使羅克恩通過氣了,建議占城國暫時不要與荷蘭人開展糧食貿易。而海漢僅僅隻是對此提出建議的原因,一方麵是因為羅克恩這人還算不錯,外交部對他的印象比較好,不想使用太嚴苛的措辭;另一方麵真正的外交工作其實是在占城當地展開,三亞這邊給羅克恩打招呼隻是出於外交上的手續而已。

    海漢為什麽能提前知道巴達維亞當局要向占城國購糧,又為什麽要阻止荷蘭饒行為,羅克恩其實沒那麽大的興趣去追根究底。他在三亞的使命比較簡單,就是盡量維持好占城與海漢之間的關係,因為對占城來,海漢的作用和影響實在太重要,其份量遠遠超過了荷蘭人。

    占城國力過去在中南半島上大概要排進倒數的位置,跟安南、暹羅、緬甸這些大國自然比不了,甚至比老撾、柬埔寨這種內陸國家都還差一檔。直到在搭上海漢之後,占城國才總算是止住了國力繼續下滑的頹勢,慢慢跟上了海漢的發展節奏。

    占城在貿易和軍事上都非常依賴海漢的幫助,而最賺錢的鹽鐵糧等產業都是掌握在王室成員手中,因此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占城王室也是非常堅定的海漢支持者。

    占城軍隊也走了一條與安南相似的發展道路,即聘請海漢軍事顧問訓練軍隊,送高級軍官和將領到海漢接受專業培訓,並大量采購和列裝海漢所產的武器裝備。每年海漢在南海舉行的跨越軍演,占城也會派出軍隊參與其中,以昭示本國與海漢的軍事同盟關係。

    而海漢曆年來從占城國招募的移民也著實不少,僅三亞一地的統計數據,就有至少一千四百多來自占城移民定居在此。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非常深入的合作,兩國外交關係十分穩固,海漢才能很直接地向占城國提出了“建議”,希望其拒絕荷蘭饒購糧要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