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36章 國際貿易(1/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8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8:38

    其實駐海漢外交官這個位子,換了誰來都不見得能坐得安穩。不光是大明,包括其他國家也是一樣,都必須要麵對海漢從各個方麵所施加的威逼利誘手段。換作意誌不堅定,對國家不夠忠誠的人,往往會在這種看不到硝煙的對陣中敗下陣來。費策賢如今所麵臨的這些麻煩,其實別國的使節或多或少也都遇到過。

    當然大明的情況是要比較特殊一些,因為海漢當年就是在大明國土之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政權,治下人口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來自大明,即便這個國家是從大明分裂出來的也不為過。而大明對於這種鵲巢鳩占的狀況自然不會甘心,與海漢建交的原因絕大部分是為形勢所迫,並非出於自願。如果日後大明國勢轉好,能在軍事上騰出手來重新關注南海方向,那主動撕毀和平協議的或許就不會是海漢了。

    不過如今的大明在兩國關係中是處於弱勢一方,根本就承受不起海漢的戰爭威脅,費策賢頭疼的也正是這一點。他很想硬氣一點去麵對海漢人提出的威脅,然而大明的現狀很難給他足夠的底氣,不但不能表現得太過強硬,還得想方設法勸海漢打消對大明的覬覦之心。相較於以前在京城混日子的清閑職務,如今這差事對費策賢來的確是艱巨了一些。

    眼看色逐漸變亮,費策賢卻一點睡意都沒有,但據今還有好幾場國際商貿洽談會,他並不想錯過這種活動。

    費策賢在三亞待了這麽幾個月下來,最深刻的感受之一就是海漢通過國際貿易積累了驚饒財富,而耗資巨大的海漢軍隊在外海的作戰行動,正是依靠著這些從貿易中得來的財富充作軍費,才能每年都發兵遠征千裏之外的目標。

    當然實際情況並不是費策賢所理解的那麽簡單,海漢快速積累的財富也並不隻是來自進出口貿易。隻是在外界看來,海漢人善於經營生意就如同海漢軍的能征善戰一樣,是海漢的標誌之一。

    而且海漢運營的商業港口遍及南海各地,這是讓每一個從事海洋貿易的國家都羨慕不已的條件。大部分情況下海漢甚至不用依附別國的港口,僅靠自家控製的港口就能在各個國家之間完成國際航運貿易。

    大明對於海貿的態度無疑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麵朝廷希望用嚴厲的管製措施來杜絕海盜倭寇對沿海地區的劫掠,以及地方上屢禁不絕的走私貿易,另一方麵看到類似海漢這樣的國家在跨國海貿中大賺特賺,心理上又未免有些酸溜溜地不平衡。

    但這類貿易也不是想幹就能幹的,如今自大明海岸下南洋的商業航線幾乎都被海漢把控著,想進這個行當,沒海漢點頭將會非常難做。即便是葡萄牙、荷蘭這類全球殖民的海上強國,也先得在海漢這裏備案,畢竟他們在海南島以北就各自隻有一個經營中的港口,荷蘭人經營的大員港甚至還與大明隔著一道福建海峽,要完成對大明的貿易往往還得借助海漢的渠道才校

    就算大明不把海漢放在眼裏,以費策賢在三亞所見,隻要海漢發句話,隻怕沒有哪個國家敢公開接待來自大明的船隊。畢竟相較於經常在南海上耀武揚威的海漢艦隊,代表大明官方出航到南海深處的船隊還得追溯到兩百年前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了。這年頭哪還能有幾個人記得當年大明寶船艦隊的厲害,自然是對當下打遍南海無敵手的海漢艦隊更為忌憚。

    費策賢目前還沒有辦法服朝廷開啟正式的官方海貿,也無法讓海漢對大明給予特殊照顧。他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多地了解海漢是如何經營跨國貿易,又是如何通過航運來完成這些利潤頗豐的生意。

    在三亞期間除了市立圖書館之外,費策賢去得比較多的地方之一就是三亞的各種交易市場了。三亞的交易市場基本都是由官方經營,供來往本地的國內外客商在這裏發布供求信息,簽署買賣合同,完成錢貨交割。而隨著三亞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這種交易市場也在根據不同商品逐漸細分,甚至產生了很多靠消息吃飯的掮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