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39章 海外招商(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66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8:39

    當然要將此完全歸結於西班牙饒無能也是不公平的,畢竟當地的西班牙裔和漢裔移民數量有限,而這兩撥人才是社會生產的主力軍。除了一些依附於西班牙統治者的部落之外,占據人口多數的當地土著對於外來者組織的農業開發和基建工程並沒有參與的興趣。而海漢在打算開發當地的時候也要麵對同樣的問題,所以官方需要發動民間力量,讓商人們在當地投資搞開發並遷入移民以滿足勞動力需求。

    跨海向當地遷入移民無疑是投資商們需要考慮的成本之一,而當地過去又並非漢人統治區,對移民的吸引力有限。所以海漢隻能大幅度削減包括賦稅在內的其他費用,降低商家投資的成本,以此來完成招商。

    不得不這些措施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商人們在施耐德公布了招商項目之後,都紛紛主動舉手認購。這其實也是在官方預料之中的狀況,如果給出這麽多的優惠之後還應者寥寥,那就明海漢的號召力下降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而現在商人們的反應基本上印證了官方在戰前的預計,即還是會有大量商家看準簾地的開發費用低廉這個特點,參與到開發馬尼拉的計劃當鄭

    而商務部為商家所準備的定心丸還不止於此,考慮到農產品和經濟作物的種植收益有限,所以商務部還準備在馬尼拉興建一批專門對產品進行深加工的作坊。製作烤煙、罐頭、香水,以及製糖、榨油、釀酒等等深加工手段,都可以為農產品帶來更為豐厚的利益。

    不過最先進的工藝和配方大多在海漢官方手裏掌握著,而且很多工序需要用到蒸汽機之類的高端裝備,所以其前期投資要比普通的加工作坊高得多。而且考慮到工藝保密問題,目前還很難有私人獨力承包這樣的項目,隻能出資參股,由官方掌控生產技術和設備的使用維護。

    但即便如此,深加工項目也依然是讓與會的客商們搶破了頭,隻要是跟海漢打過交道的商人,便明白這些這些先進的加工技術能讓農產品的價值翻上數倍。這是真正值錢的東西,商人們都希望能夠通過合作來逐步掌握這些市麵上花錢也買不到的技術。

    商人們以萬元為單位爭相加價,花錢如流水一般,這種熱鬧的場景帶給了初次參與的李希深深的震撼。在此之前他對海漢的善於經營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認識,直到今這個活動,隻要施耐德出來幾句話,介紹一些尚在紙麵上的計劃,就能讓這些精明的大商人瘋狂砸錢,海漢的商業信譽有多麽驚饒價值,由此可見一斑了。

    而費策賢看到這種狀況更是心中不是滋味,他前段時間才看過朝廷的邸報,去年大明為了應付內外戰事,向各省加派稅賦以支付兵餉總共三百萬兩。其中福建加派銀十二萬零八百零二兩,廣東加派銀二十三萬一千一百七十八兩,這兩地官府都是叫苦不迭,在遞送朝廷的奏折上稱加派銀對地方壓榨太厲害,民眾已經苦不堪言,再征收賦稅恐會激起民變。

    但實際的情況又是什麽樣?或許底層的民眾的確是沒什麽餘錢來繳納朝廷加派的賦稅了,但在場這些來自福廣的商人,個個都出手闊綽,恨不得要把馬尼拉整個買下來,看起來哪裏像是沒錢的樣子?

    費策賢默默計算了一下,福廣兩地的商人在活動開始後出價的項目,加起來至少已經超過五十萬海漢元,折算成等值的銀兩,比兩省去年的加派銀已經多了一半以上。費策賢很想去問一問無限喊苦地方上已經沒錢的那些官員,要怎麽解釋這些商人在海漢如此財大氣粗的表現。

    當然費策賢也能理解這些商人為什麽不肯出錢捐助國家的戰事,畢竟福廣兩地遠離戰場,不管是金兵南下還是中原內亂,對這些沿海地區的直接影響都是微乎其微,反而還會將戰亂地區的人員和財產吸引到這些地方落腳,從而使得當地的經濟出現病態的繁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