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46章 想買未必能買(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6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8:41

    張貴和他的五個兒子都在海漢官方機構做事,這種全家上下男丁都在做官的情況在海漢也是不多見的。如今的張貴早就不是當初的落魄船匠,如果要給從歸化籍一路晉升到上層的海漢新貴排個名次,張貴肯定是名列前茅了。

    也正因為這樣的情況,海漢官方絲毫不會懷疑張貴的忠誠度,一向對其信任頗深。類似新船設計之類的事務,孫長彌和越之雲也會拉上張貴一起開會,討論船舶設計上的技術細節。而張貴也由此接觸到了很多超越時代的專業知識,他早就將能造出大鐵船的海漢高官們視為神下凡,如今能夠得到上司傳授這些絕密學識,更是堅定了張貴為海漢效忠的決心。

    不過作為一名技術官僚,張貴在人前露麵的時候其實並不多,也就隻有上麵安排外國貴賓參觀造船廠的時候,他會出麵接待一下,順便在參觀過程中充當專業解。在三亞之外的地方,並沒有多少人聽過這位三亞造船廠負責饒名頭。

    而今白克思安排張貴出麵向各國代表講解今年的戰船出售安排,一方麵是出於對張貴的器重,另一方麵也的確是需要一個懂行的專業人士在現場即時解答買家們的問題。

    張貴明的重點內容主要有三項,一是今年年底之前海漢能交付的戰船總數不會超過二十艘,並且這次所下訂單的實際交貨期有可能會延續到明年年鄭二是這次買家所采購的戰船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訂製內容,比如船上裝備的火炮數量,艙室布置,船體防護加固等等。三是今年對戰船的技術升級主要集中在船隻的適航性和帆索的易用性方麵。

    張貴的明幾乎毫無廢話和誇張修飾的成分,很快就告一段落。不過聽眾們卻並不打算就此放過他,當張貴宣布可以開始提問的時候,安南的鄭柞率先開口道:“那按照張總師所,今年能交付的船可能還是去年買的,這次買的船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造出來,我這樣理解可對?”

    張貴點點頭道:“正是如此。我們主動公布這個情況,便是希望各位在下單之前先考慮清楚自己的實際需要是否迫切,不要到時候又每來造船廠守著催交船。”

    鄭柞道:“那以往年的規矩,也還是可以加急的吧?”

    “當然。”張貴應道:“加急費用兩成,優先建造優先交船。”

    台下聽到這番話的人都是心知肚明,這也是海漢人變相加價的一種手段了。想急著要船的,那就掏腰包加錢,不然就慢慢等著吧。還別嫌棄排隊時間長,海漢每年能交的船就那麽二十來艘,你家不買別家可是捧著錢來等著要買。

    不過問這個問題的鄭柞其實並不會選擇加錢,純粹隻是給海漢捧場製造一下氣氛罷了。安南國在塗山半島附近所建的造船廠已經運作兩三年時間,在花了大價錢得到海漢的技術轉讓之後,安南自己也能建造噸位的探索級戰船了,隻不過礙於本國的造船技術和船廠規模所限,每年大約隻能造出四到六艘這種戰船,而且成本甚至還超過了直接從海漢購買的花費。

    對於有心要效仿海漢建立一支強大海軍的安南國來,這樣的造船速度顯然無法滿足統治者的需求,所以每年安南國還是會向海漢下單購買數艘戰船,用以加快本國海軍的成軍速度。

    而另一個大買主福建許氏對此也是心領神會,立刻表示會考慮加價下單,以換取一個相對較短的交船時間。但福建的實際情況與安南類似,海漢也向其轉讓了探索級戰船的圖紙和建造技術,其位於漳泉兩地的造船廠均可自行建造這個級別的戰船。福建人現在從海漢買船,一般都是優先考慮噸位更大的探險級戰船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