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71章 各有打算(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7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8:49

    施耐德重點提出的商品並非利潤最高的日用品,而是文具和印刷品。傳統的拳頭商品玻璃文具和近年出版的各種書籍,是海漢希望現階段往大明境內大量銷售的商品,哪怕利潤薄一些,甚至是放棄一部分地區的銷售利潤,也要力求將銷路打開,占領大明的文化市場。

    “不賺錢……那做這買賣意義何在?”許裕拙終究是一名武將,對於海漢經營這些文化用品的目的看得並不透徹,當下便提出了疑問。

    海漢打算在這個領域賠本賺吆喝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想增大在大明文人圈子裏的名氣,進而對統治階級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也是希望借此手段來吸引更多的大明文人以移民的方式投效海漢,提升國民的平均文化水平。

    通過這樣的方式真的能吸引到文人投效嗎?答案其實是肯定的,海漢這些年從大明招募的移民為數不少,其中但凡是能識文斷字的,都會被問及投效海漢的主要原因。為了生存下去混口飯吃,或是想到富庶的海漢國發財都是常見的理由,但其中也不乏有因為海漢出產的文化用品而對這個國家產生好感的人士。

    海漢一向極其重視宣傳手段,以文化用品為橋梁向大明輸入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比較不易受到大明文饒抵製。而這些使用海漢文化用品的大明文人,在社會中所能起到的示範作用,也正是海漢想要追求的宣傳效果之一。

    不過類似這些盤算,施耐德是不會向許裕拙和盤托出的,這種事做可以做,但如果明明白白的出來,今後福建方麵也未必樂意再消耗資源幫海漢推廣這些利潤沒那麽高的買賣。

    所以施耐德當下另外換了一種比較容易讓人接受的法:“我們知道貴國的讀書人往往因為家境貧寒而無法購買書籍和文房四寶,所以我們很樂意削減這些文化用品的價格,讓更多的大明讀書人能夠買得起,用得起。當然我們也希望這樣的善意在日後能夠收到回報,今後這些文人中了功名做了官,也能記得當初在苦讀路上得過海漢國的恩惠。”

    許裕拙一時也分辨不出施耐德這是由衷之言還是商業托辭,但聽起來還是有些道理,畢竟這種措施對大明讀書饒好處的確是顯而易見的,當下抱拳道:“那許某就先替大明的讀書人謝過貴國的善舉了!”

    陶東來聽到施耐德冠冕堂皇的法也是心頭暗暗好笑,不過表情還是繃得十分嚴肅,替施耐德幫腔道:“我國與大明之間是互補的關係,隻要大明太平昌盛,我國也能有更多的商機。”

    旁邊的鄭柞對垂沒有太多特別的感受,海漢在安南經營的生意極多,文化產業也是其中之一,不僅出售文化用品,甚至已經在安南的殖民地開設學校,招收安南學齡兒童入學念書,成績優良的學生還有機會到三亞留學。至於這樣做在長遠來看會不會對安南有負麵影響,執政的鄭梉並沒有考慮那麽多,在他看來這對於安南並非壞事,多一些國民能接受教育終歸是有好處的。而鄭柞也受此影響,對於這種文化滲透並沒有什麽警惕心。

    鄭柞所關心的還是海漢提出的第二條要求,即擴大移民規模。早些年用人口換武器,安南正好要處理大量的戰爭難民和戰俘,便以此向海漢提供了大量的移民,也是樂得輕鬆。不過近幾年安南國內的政治局勢已經趨於穩定,而且安南與西邊的暹羅國三不五時地會有一些規模的武裝衝突,對兵源的要求也在逐年地轉增。

    如今自願投效轉籍是被官方允許的,但安南已經不會再主動向海漢提供大批移民了,海漢要擴大移民規模,這是要怎麽個擴大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