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92章 去朝鮮(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3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8:56

    而得到緩衝時間的敵軍在過去這一年裏也沒歇著,在其防線上修建了大量的土石碉堡,並且逐漸用一段一段的防禦牆將這些碉堡連接起來,形成了縱深達好幾裏地的密集防禦工事地帶,並在其中駐紮重兵,甚至還部署了不少由大明叛軍帶到遼東的火炮。即便是擁有重火力的海漢軍,要想對付這種防線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輕易拿下了。

    當下便有人猜測,國防部或許是想嚐試在金州之外開辟第二戰場,從朝鮮境內發動對清國的攻勢,以朝鮮作為後方,減輕後勤物資供應方麵的壓力。不過這種可能性也很快召來反駁,認為國防部沒有必要在占據主動的情況下分兵,將兵力集中在遼東半島更容易取得戰果,遠比朝鮮國界那邊的連綿山區適合快速推進戰線。

    對於遼東的戰事,以前便在當地執行過作戰任務的這些部隊自然是最有發言權,而對於新近加入的幾支外國部隊,遙遠的北方還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地區。鄭廷、西芒、許裕拙這三人,近期在海漢旗艦上的時間比在自己船上還多,王湯姆不得不專門在旗艦上給他們三人騰了船艙安排住宿,為的便是讓他們能夠盡快熟悉黃海地區的海陸地圖,以便能在接下來的戰事中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對於海漢手裏所掌握地圖資料的詳盡程度,這三名將領都是十分震驚,他們實在想不明白海漢為何能掌握朝鮮和大清境內的地圖,但這也似乎正好從側麵印證了海漢在遼東這片陌生地域內發動的戰事是如何做到了連戰連捷。

    王湯姆毫不避諱地向他們承諾,自己手上的地圖甚至比這兩國官方的地圖還要詳盡得多,這讓聯軍的將領們對於未來的戰事又多了幾分信心。

    不過從舟山登船加入艦隊的朝鮮外交官並不知道這種細節,這位名叫金尚久的官員是去年便派駐到舟山的外交使節,主要是負責商務方麵的工作。朝鮮與海漢及大明江浙地區的貿易,基本上都是在舟山定海港完成,而金尚久便代表朝鮮官方在這裏處理錢貨交割事務,算是一個相對輕鬆而且油水不少的差事。

    這次李希從三亞請動了海漢救兵北上,之前也通過海漢官方的電台通知了長駐舟山的金尚久,讓他作為向導親自隨海漢艦隊一同北上。金尚久在定海港見到這支艦隊之後,當時便激動得熱淚盈眶,稱朝鮮或許便由疵救了。從舟山出發之前,金尚久還自行以個人名義認捐了一百匹蘇州府產的紗布,充作這支援兵的軍用物資。

    金尚久雖然也住在艦隊旗艦上,但因為他並非武官出身,所以聯軍司令部召開作戰籌備會議的時候一般也不會安排他參與其中,隻有會議中作出了某些與朝鮮有關的決定才會通知他。金尚久雖然對此有些不滿,但卻不敢向王湯姆提出質疑,唯恐得罪了這好不容易才請來的“救星”。

    王湯姆當然是有意作出這樣的安排,找個理由把金尚久排除在外,以便於將領們能夠在製定作戰計劃時少一些顧忌。這次出兵朝鮮,王湯姆的想法與執委會的目的其實是有一些微妙的差異。執委會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想以出兵的形式延緩朝鮮淪陷的速度,而王湯姆所考慮的則是更偏重於軍事角度,怎樣利用好手頭兵力有限的部隊,對清軍形成比較大的打擊力度。

    要做到這一點,王湯姆就不能過多考慮朝鮮饒感受。他所需要的是朝鮮的服從,以及穩妥的後勤保障,至於戰火會讓這個國家變成什麽樣,必要時是否該讓朝鮮部隊出頭去當炮灰,這些安排自然是讓朝鮮人知道得越少越好。別金尚久,等到了朝鮮之後,王湯姆也打算照此操作,繼續讓朝鮮人聽命行事就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