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95章 備戰工作(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5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8:58

    除了這兩支海漢軍中精銳之外,聯軍的另外三家對此也是躍躍欲試,對他們來隻要有海漢軍一同行動,這下何處去不得。千裏迢迢來到北方,也總得跟對手過過招練練兵,才算是沒有白跑這一趟。

    當晚在聯軍指揮部開會的時候,許裕拙便率先提出了要參加接下來的偵察任務,並表示自己所帶來的部隊完全可以充當登陸箭頭部隊,為海漢軍探路。這意味著許裕拙部是要主動攬下登陸偵察任務中風險最大的一部分,可見其決心之大。

    不過從另一個方麵來看,這也是許裕拙對自己所率部隊的戰鬥力有著極大信心的體現,他並不害怕在敵占區撞上敵軍,反倒是隱隱有著要借此向海漢及其他盟友證明自身實力的意圖。

    王湯姆和錢敦很清楚許裕拙要掙這個表現的用意,福建許氏家族近年來實力越發壯大,已經逐漸不再安於守著家門口那一畝三分地了。雖然礙於明臣的身份,還不能豎旗造反,但向外擴張的心思卻早已經活絡起來了。之前在三亞參加海漢國慶慶典活動期間,許裕拙就明示過執委會,許氏家族有意要在福建之外更大的範圍內與海漢謀求合作,不單單是限於貿易或者軍事領域,許氏家族是想效仿海漢的做法,在海外開辟自己經營管理的殖民地。

    當然許心素也知道這種做法其實與海漢是存在著競爭關係,而福建許氏想要在海外有所斬獲,在可見的一段時期內仍然必須抱緊海漢這條大腿。所以要想擁有海外殖民地,就先得讓海漢認可自己的實力,要做到這一點,戰場無疑是最合適的環境。

    站在海漢的立場,國防部對此自然是樂見其成,至於今後福建許氏是否會在海外殖民地的爭奪中與海漢形成競爭關係,軍方倒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認為福建許氏的壯大完全可以為海漢所用。按照一部分將領的見解,可以讓福建許氏在一些必要的時候以大明的名義出兵,以方便海漢在海外行事。

    比如此次出兵援朝,雖然是由海漢牽頭組織,但聯軍當中有明軍部隊存在,這就給了朝鮮國王一個極好的理由服國內的反對派,畢竟連宗主國都已經派了部隊來了,朝鮮國還有什麽理由選擇不戰乞和呢?

    許裕拙想在遼東有所表現以便能讓海漢對福建許氏的實力更加重視,而海漢也希望利用福建明軍的特殊身份,讓朝鮮更好地配合自己的作戰計劃,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當然了,雙方多年來的深度合作所建立起的互信和默契,也是海漢將領們願意讓福建明軍加入到這種頗具風險任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因。

    “那就請許將軍做好準備,三後我們從江華島出發北上。”王湯姆已經拿定了主意,不管這三內朝鮮人是否就備戰工作作出顯著的改進,針對清軍的偵察行動都必須要盡快進行,以免貽誤戰機。海漢手中雖然掌握了黃海地區的詳細地圖,但很多地方仍舊需要在戰前進行實地考察,作為指揮官才能做到心中有底,製定出更為妥善的戰術。

    這個時候壓力最大的裙不是他們這批遠征軍的指揮官,而是在王湯姆這裏碰了一鼻子灰的金尚憲。作為朝鮮國內的主戰派領袖,金尚憲無疑是對聯軍艦隊的到來寄予了厚望,並認為這應該便是朝鮮脫離滅國危機的最大助力,但他著實沒想到海漢將領並不是那麽好打交道,僅僅因為江華島的備戰工作不力,便幾乎要拂袖而去。

    金尚憲當然也知道己方的確是有一些做得不夠完善的地方,比如這江華島的港口碼頭就完全無法應付龐大的聯軍艦隊進駐。但這也是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從李希在三亞那邊請動海漢援軍,到朝鮮國內接到消息,便花了約莫五時間,而他在朝堂上與主和派爭執,服國王下決心與清軍決戰,中間又是耽擱了好幾時間,然後征募民夫,製定港口的擴建施工方案,準備各種建材和工具,將人員和材料災江華島的港口,聯軍艦隊都已經到了舟山了。剩下這短短幾日工夫,自然是來不及將原有的港口設施擴建為海漢要求的標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