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96章 偵察行動(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462更新時間:2019-06-30 03:08:58

    值得一提的是,在1636年的金州戰役之後,皇太極就針對海漢將領開出了懸賞,能活捉海漢在遼東這幾名帶兵大將的,直接封王封地,即便是拿回人頭也同樣可以享受高官厚祿。當然這種懸賞更多的隻是激勵將士殺敵的一種手段,皇太極也沒指望能夠真的抓到海漢將領。

    在接下來的兩中,將領們都聚集在一起研究偵察行動的方案。首先是要確定偵察的目標區域,以前大明與朝鮮的國境交界,便是以鴨綠江為界,東南麵為朝鮮地界,西北麵為大明遼東都司的轄區,不過如今遼東地區大部分都淪陷於清軍鐵蹄之下,這條然國境線也就變成了清國與朝鮮國的分界線。

    從沈陽到鴨綠江的直線距離不到四百裏,但這期間的地形幾乎全是山地,要將兵力數以萬計的部隊,特別是大股騎兵部隊,從沈陽方向集結到國境線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清國此時的國力,出征朝鮮對他們的後勤保障能力也將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也正因為這一塊區域的地形比較特殊,海漢認為清軍的調兵路線無非就那麽幾條,能夠有條件讓清軍在鴨綠江北岸集結數萬部隊的地方也隻有幾處。考慮到海漢前兩年便對鴨綠江口附近的海岸線反複清剿過,清軍應該也不會選擇靠近海岸線的地方作為發動渡江攻勢的大本營,所以王湯姆認為清軍如果要在鴨綠江附近集結渡江,那麽必然會是稍稍靠近上遊一些的地方。距離海岸線大約百裏,座落在鴨綠江北岸的九連城,是王湯姆認為最有可能被清軍選為集結點的地區之一。

    九連城始建於金代,因當地修築了大九個相連的城堡而得名,東臨靉河與鴨綠江,背靠鎮東山,戰略地形十分險要。明代在這裏又修築了一座鎮江城,並駐有上千兵馬,是遼東邊境上的軍事要地,也是與朝鮮通商和外交往來的陸上要道之一。當然了,如今這片區域全都落入了滿人之手,成為了清國疆域的一部分。

    如果皇太極率大軍從沈陽出發,可經由白塔鋪、秦集堡、威寧營、連山關、通遠堡、斜烈站、鳳凰城、湯站堡,穿過山區一路行軍至九連城,從這裏渡江便是朝鮮國的義州了。這條路線是大明時期在這片山地中修築的唯一一條官道,皇太極如果想要快速在邊境附近完成大軍集結,基本就沒有別的選擇了。

    而之前由金州駐軍發起的偵察行動,隻是對鴨綠江口附近作了例行觀察,並沒有冒險進入到內陸百裏,所以並不清楚九連城附近的狀況。而朝鮮義州的治所雖然離九連城也就一江之隔,不過十多裏遠,但所提供的相關情報卻是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因為自去年朝鮮向進駐金州的海漢軍提供後勤物資開始,後金便封鎖了鴨綠江,禁絕了兩國的往來。義州的朝鮮駐軍雖然也嚐試過打探對岸的情報,但又擔心被對方抓到把柄發動戰事,所以行動並不堅決,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情報收獲。

    當然了,以朝鮮人此時的表現,即便提供了相關情報,王湯姆也未必敢全部采信,肯定還是要親自走上一遭才能放心。不過在他的強烈要求之下,金尚憲已經讓人向漢城發去消息,要求國王下令讓北方各州府的兵力向義州方向集結,以免萬一清軍突然發動攻勢,朝鮮這邊連半點抵抗之力都沒有,一旦鴨綠江防線被突破,那麽朝鮮半島西海岸的臨海平原就會成為清軍鐵騎南下的快速通道,到時候就算海漢出兵,也未必能攔得住這股攻勢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