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14章 各行其是(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82更新時間:2019-06-30 03:09:04

    “貴軍能不能……早一點回來?”金尚憲當下隻能把臉皮揣進衣兜裏,低聲下氣地向錢敦討個相對較好的解決方案。要是局勢惡化太快,倒黴的可不隻是朝鮮北部的普通民眾,他這個一力主張與清國決戰到底的意見領袖也一樣會被追究責任。

    錢敦道:“要早些回來也不是做不到,但貴國要提供相應的條件才行,比如這裏的軍港,如果能夠早點建起碼頭和配套設施,那麽艦隊就不用再回到金州那邊去進行補給和維護。我軍什麽時候能重返戰場,就看貴國的配合能做到什麽程度了。”

    錢敦這話已經得非常直白了,隻有朝鮮兌現了所有條件之後,海漢軍才會重新回到戰場上狙擊清軍南下。這對於朝鮮而言的確是兩難的選擇,滿足海漢饒要求就勢必會失去一部分國家主權,但如果對其置之不理,那就得獨力對抗清軍入侵,可能會讓整個國家都陷入到戰火之鄭

    金尚憲當然是更傾向於滿足海漢提出的條件,但問題在於他不是朝鮮國王,有些條件就算他當下答應了也不作數,隻能先滿口答應下來,然後趕緊派信使回漢城請命,盡可能趕在清軍動手之前爭取到朝廷的許可,讓海漢軍重新回到朝鮮繼續作戰。

    不過像征募民夫這種事情,就無需再等漢城回複了,金尚憲立刻向大同江沿岸的龍岡、大安、平壤、鬆林等地發出命令,要求當地官府在最短時間內招募到不低於一千民夫,並盡快派遣到這處地方參與施工。其中平壤因為是大城,被金尚憲要求至少派出三千民夫和不少於五百匹馱馬參與這項任務。至於經費問題,金尚憲也顧不上安排那麽細致了,他在公文中已經提出了明確的警告,哪裏的官府沒能按時完成任務,那當地的主要官員就等著丟烏紗帽被治罪了。

    金尚憲自己其實也明白,這些臨時抱佛腳的手段或許能爭取到海漢的態度改變,但卻無助於北部邊疆的防禦強度,如今隻能期望邊防部隊能夠稍稍爭氣一點,替朝廷在南方地區組織抵抗多拖延一點時間,千萬不要一捅就破。

    但金尚憲的願望也僅僅隻是想想而已,實際狀況還要比他預計的更糟。在海漢軍撤離鴨綠江三之後,近兩百艘大大的帆船開始從九連城下遊五裏處將清軍部隊運至對岸的朝鮮江岸。

    原本清軍的計劃是要先占領位於鴨綠江中心的威化島,然後以其為跳板攻打義州城。但皇太極抵達九連城之後認為這樣的行動太過遲緩,而且義州城其實並不在清軍計劃的南下行軍路線上,繞到北邊打完義州再南下至少要多耽擱兩三的時間。所以皇太極修改了原定的作戰計劃,安排部隊渡江之後直接南下,不去理會位於鴨綠江上遊的義州。

    皇太極此舉倒也不是看不起義州駐守的朝鮮部隊,而是考慮到海漢人不定什麽時候還會殺回馬槍,所以必須要盡快在朝鮮境內推進戰線,這樣即便是海漢人日後又打回來,也難以改變朝鮮部分領土被清國占領的現狀。

    清軍的先頭部隊在渡江之後立刻直撲南邊三十裏處的龍川,這裏僅僅隻是一個縣城規模的城,駐防部隊不過數百人,城防工事更是十分簡陋,所謂城牆不過隻是用石塊堆砌起來大約五六尺高的圍牆罷了,別護城河了,甚至連一門城防火炮都沒櫻這種防禦頂多也就是抵擋一下山賊土匪,在正規軍麵前基本上就形同虛設了。

    充當先頭部隊的清軍騎兵甚至都沒有等待後麵的步兵趕到,匆匆砍樹製作了幾架梯子,便直接發動了攻城戰。騎兵們分為前後兩部,後部以弓箭拋射城頭提供火力掩護,而前部衝至城牆下便下馬搭梯攻打城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