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16章 消化難民(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2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9:05

    對於這些遼東本地的漢人來,劉尚這個標杆榜樣的作用還是相當大的。既然大家都是大明出來的漢人,都是兩條胳膊兩條腿,別人能在海漢當上大官,那自然會影我上我也斜的想法。而這樣的想法自然會不斷刺激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工作動力,從而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可靠度。

    當然了,劉尚的這些手段大部分還是從他在三亞期間所接受的專業培訓中學來,隻有部分是在這幾年的工作中自己琢磨出來的成果。用來對付這些怎麽沒見過世麵的鄉下人,隨便使點手段就夠用了。

    劉尚雖然不太清楚前線的戰況如何,但從最近這些送到廣鹿島來的難民和軍中傷員的人數,便不難推測海漢目前在遼東戰局中的優勢地位。

    特別是最近送到島上這些難民,都是整村甚至整鎮打包運來的,而且大多人員齊整沒有出現什麽死傷,明海漢組織的聯軍在前線拿下這些地方的時候並未遭遇太強的抵抗。

    當然這也算是一個合理的現象,畢竟聽清軍都集中在鴨綠江那邊打朝鮮去了,而遼東半島的守軍幾乎有大半都堆在金州防著海漢軍北上,這個時候從海上出擊,清軍在漫長海岸線附近的防線肯定會如同篩子一樣,讓海漢軍在當地予取予求了。

    按照劉尚自己的統計,如果刨開東江鎮的人口不計,那麽去年這一整年從遼東地區獲得的人口,大概還沒最近這一個月的收獲多。僅從他來到廣鹿島之後由各種船隻運來島上的難民,就已經差不多有四千上下了,而這還僅僅隻是從清國統治區擄得人口的一部分,據還有幾千人已經被送去了朝鮮那邊的新殖民地安置,可見這段時間真的稱得上是收獲頗豐了。

    對於海漢在遼東的殖民地來,人口是絕對不會嫌多的。盡管海漢在金州地峽以南占領這片地區的實際麵積還不到兩百平方公裏,但相比其他海外殖民地的實控麵積已經不了。比如隔海相望的山東登州芝罘島地區,就算將大半個福山縣一並算進海漢的控製區,也不過才七十平方公裏左右,而目前生活在這片區域的人口已經突破三萬人。

    橫向對比一下,旅順加上金州的總人口大約也是三萬多人,但按照海漢的開發計劃,在這片地區安置個七八萬人也很正常,如今距離這個目標還相差了近半。

    至於這些人口在耕地並不充裕的當地要如何安排生計,其實不需要三亞那邊的民政部門做計劃,劉尚憑借自己這一年多時間對當地環境的逐漸熟悉,便能安排個七七八八。

    除了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耕作式傳統農業之外,以當地的旅順口和大連灣的水文條件,大力發展造船業和漁業無疑是一項極為明智的選擇。如果能夠建成勝利港同等規模的大型造船廠和港口設施,那至少就能解決幾千饒就業問題了。而與此關聯的大規模漁業和海水製鹽所需的勞動力也非常可觀,不會比造船業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少。

    此外因為這塊區域與清國占領區接壤,兩國軍隊長期處於軍事對峙狀態,海漢在這裏也常年駐有數千人規模的部隊,因此圍繞軍隊和後勤所展開的相關行業也非常多。據劉尚所知,這兩年駐守遼東這幾位軍方大人物都有意想要將金州地區打造成海漢在北方的最大軍事基地,今後或許會以軍鎮的形式逐漸繁華起來。

    雖無論是大明還是清國,或許都會對失去這片土地心有不甘,但在海漢絕對武力的震懾之下,這兩國也都不敢主動對這裏興兵,所以這裏既是充滿了火藥味的戰區,但同時也是整個遼東最為安全的一片地區。劉尚看著眼前這些神色倉惶的難民,心道你們算是好命了,能被海漢軍從清國接出來。而將代替他們在清國統治下接受壓榨的,便是如今正被清軍鐵蹄蹂躪之下的朝鮮人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