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17章 無解難題(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44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9:05

    “我們必須要知道海漢人是不是真的跟朝鮮鬧翻了!”皇太極目前能夠有條件實現的目標大概也隻有這一個了,雖然之前在義州收買的朝鮮官員突然失去了聯係,但隨著入朝以來攻陷的地方增加,也有一些地方官員成為了清軍的俘虜,而海漢與朝鮮之間的實際關係,也能從這些朝鮮官員口中打探到些許。

    如果是真鬧翻了,那對於清軍當然是極大的利好消息,可以放心大膽地繼續向南推進。但如果其中有貓膩,清軍就必須得心這兩國合謀給自己布局了。

    兩日之後,清軍攻下了宣川,這也是其進入朝鮮之後占領的第四座城。雖過程還算順利,但所有人都已經意識到行動進度要比前三緩慢了很多。這一方麵是因為宣川這裏集結了從龍川、鹽州、鐵山退下來的朝鮮部隊,抵抗力度要比前麵幾處大了不少,另一方麵是宣川坐落於山區,地勢比較崎嶇,清國大軍難以完全鋪開攻勢,使得其戰鬥力也大打折扣。

    在攻克宣川之後,清軍從俘虜口中得到了一個與海漢相關的重要信息——朝鮮國在大同江畔劃給了海漢一塊地皮,準許其在當地修建軍港並駐防部隊。但讓清軍高層感到慶幸的是,這處所在據是一個荒僻之地,海漢人即便得到了這塊地皮,一時半會應該也建不出如旅順口那種規模的軍港。

    但至於最關鍵的信息,海漢是否已經與朝鮮分道揚鑣,在這裏卻依然沒有得到更準確可信的答案。畢竟因為這裏的地方官員所能接觸到的消息層麵有限,而海漢人從鴨綠江撤走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向地方上打過招呼。最靠近邊境的龍川對清軍的來襲幾乎毫無防備,一部分原因便是並未得到來自鴨綠江上遊區域的及時預警,以至於朝鮮人還以為有海漢艦隊在江上充當屏障,完全沒想過清軍能突然打到家門口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鐵山和宣川附近的外海不遠處,便是大明東江鎮軍民曾經借住了很長時間的皮島,而這兩處朝鮮城鎮在過去也是常年承擔著給東江鎮提供物資補給的任務。東江鎮的人馬去年遷去金州之後,這兩地的百姓負擔也大為減輕,但可惜好日子還沒過上幾,便被清軍打進來了。

    滿人與東江鎮兵馬交手多年,哪怕早就知道對手已經投靠海漢遷去金州,但還是對其過去的駐地不太放心。為了確保近處不會有敵軍埋伏,清軍還專門征用了這附近朝鮮漁民的漁船,前往皮島和和附近的身彌島進行偵察,確認了這些地方都已經變成了無群,將領們才稍稍放下心來。

    而這個時候北方邊境接連失陷的消息,還並未傳到漢城,不過在大同江岸的新駐防地,錢敦已經得到來自前方偵察部隊的電台報告,確認清軍主力已經抵達宣川。

    “如果不出什麽意外,我們在這裏討論應戰策略的時候,宣川應該已經失陷,清軍可能已經在向著下一個目標定州進軍了。”

    錢敦語氣平靜地明前線戰況,手中提著的茶壺略微傾斜,給坐在對麵的金尚憲沏了一杯熱茶。自海漢宣布將部隊撤出鴨綠江流域以來,金尚憲便從漢城趕來這裏守著了,一方麵是要確保海漢人不會徹底拋棄朝鮮,另一方麵則是指望消息靈通的海漢人能更快地向本國提供前線的交戰消息。

    但到目前為止,金尚憲每從錢敦這裏得到的全是壞消息,朝鮮北部各處城鎮幾乎沒有清軍一合之敵,甚至連拖延一下清軍的推進速度都很困難。一定要有什麽好消息,那大概就是清軍為了追求推進速度,行軍路線還是選擇了緊鄰海岸線的狹窄平原地帶,而麵積更為廣袤的內陸山區暫時還沒有受到軍事打擊。

    金尚憲此時聽到這樣的壞消息已經沒有什麽氣急敗壞的反應了,但臉上不免還是露出了苦笑。這樣的敗退速度比他預計的更快、更慘,而等這些消息傳回漢城之後,想必崔鳴吉之流就又會有機會跳到台前來鼓吹“和談保國”那一套理論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